ID: 22951339

2025届中考语文预热模拟卷 【福建专用】(含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65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届,中考,语文,预热,模拟,福建
  • cover
2025届中考语文预热模拟卷 【福建专用】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王维《竹里馆》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韩愈《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晚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根据语境作答。 2024年10月17日至22日,“一带一路”青年友好交流项目--“丝路青年遇见江苏”媒体采风活动举行。31名丝路青年探访江苏,有着黄海的辽阔、江淮的畅达。他们的镜头,见证的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江苏。 “镜见”的是开放与互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A)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丝路青年在徐州(B)的夜市,遇到了来自哥斯达黎加的朋友,他的哥斯达黎加山区咖啡,漂洋过海三万里,走进徐州的集市。 “镜见”的是传承与创新。古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青年们泛舟运河,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感受着“清淮八十里,临流半酒家”的往昔繁华:在古老的徐州城,见证了轮胎直径足足3米,被誉为“神州第一铲”的电驱动轮胎式装载机。 “镜见”的是互利与共赢。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中国人民的福祉,也追求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一个个共建共赢的美好故事,很好地展示了多边合作的成果,也是手越拉越紧,心越贴越近的鲜活案例。 我们相信,丝路青年也将会像古丝路上的行者一样,讲好江苏的故事、中国的故事,把_____、_____、_____展示在“一带一路”沿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2.文中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 A.积累 积淀 B.门庭若市 车水马龙 3.文中横线处三个短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互利与共赢的中国 ②传承与创新的中国 ③开放与互鉴的中国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4.修改文中画框线句子的语病。(3分) 5.阅读经典名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开展探究,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深入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仿照示例,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经典常谈》的阅读体验,设计一个探究专题,并说明自己的探究思路。(100字左右)(6分) 示例: 探究专题:《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 探究思路:阅读《狗 猫 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把文中与鲁迅童年生活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全面地认识鲁迅成长的经历,分析鲁迅童年的生活环境对其成长产生的影响。 二、阅读(67分) (一)(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 晏几道 卧鸭池头小苑开,暄风①吹尽北枝梅。柳长莎②软路萦回。 静避绿阴莺有意,漫随游骑絮多才。去年今日忆同来。 [注]①暄风:暖风。②莎(suō):莎草。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通过描绘春风、北枝梅、柳树和莎草等景物,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 B.下片开头两句运用拟人修辞,把莺、柳絮人格化,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C.“漫随游骑絮多才”暗用才女谢道韫以柳絮咏雪的典故。 D.全词共六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出豪放词风的特点。 7.请赏析“去年今日忆同来”在整首词中的表达效果。(4分) (二)(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