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浙江省中招仿真模拟卷(四)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20分(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钊 助 韫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填涂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卷面书写(3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的刻痕到唐诗宋词的韵律,从四大 0 发明的智慧光芒到丝绸之路的商贸交流,从盘古开天的混沌世界到新 时代开创的盛世中华…每一步都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汗水,每 一笔都书写着华夏子民的辉煌篇章。让我们与903班的同学一起走进 璀璨的中国文化,完成学习任务,增强文化自信! 长 任务一:感受汉字文化(23分) 1.阅读文段,根据要求完成任务。(6分) R 文字的诞生照亮了蛰伏的文明。汉字既是中华文明的zà 体,是中华文明的结晶 郑 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标志。中华民族用汉字①了优美的诗词歌赋,②了独特的 法篆刻,③了浩瀚的典〔 文献,也④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 毁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翻 zi体 典j (2)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人哪个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形成书写创造演绎 B.创造演绎书写形成 (3)加点“既”的造字法为会意。字形像跪坐在食器旁边的人,吃饱饭,脸部向后转 过去,要离开的样子(如右图)。由此推测“既”的本义是 ;《桃花源 记》中“既出,得其船”,“既”是引申义,意思是 (2分) 2.汉字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请根据语境填写表格,体味汉字承载的民族精神。(8分) 序号 作者 篇名 古诗文名句 民族精神 (1) 文天祥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 舍生取义 (2) 《行路难》 ,直挂云帆济沧海。 矢志追求 语文(四) 第1页(共8页) 《十一月四日风 0 (3) 陆游 奋发有为 雨大作》(其二) 夜阑卧听风吹雨,佚马冰河人梦来。 (4)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忠君爱国 3.围绕“汉字文化”,请完成《经典常谈》阅读任务。(9分) (1)选择性阅读既理性又有目的性。小林同学对汉字的前世今生很感兴趣,请你从以下《经典 常谈)的四个篇目中选择最恰当的一篇推荐给他,并说明理由。(3分) A.《说文解字》第一B.《尚书》第三C.“四书”第七D.文第十三 推荐篇目: (填序号) 理由: (2)小文同学找来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4分) D米出 木 (3)结合文段,联系整本书,请就一个方面(如历史文化、语言交流、教育发展、艺术审美等)谈 谈汉字演变具有怎样的意义。(2分) 【文段一】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 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 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 进行了。 【文段二】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正 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 最为适用。 任务二:体味习俗文化(12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023年年底,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 年底,“春节一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春节以及中华文化在全球获得广泛认可,非遗元素也在今年春节的庆 祝活动中得到更充分展现。 语文(四)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