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学任务单】———21.杨氏之子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杨氏之子》作者是 是南朝宋宗室、 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 、 等。著有《 》、《 》、《 》、《 》等。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重 难点) 三、初读课文。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用“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工具书,给字注音;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标上“?”。 3、用“ ”画出文中的好词,用“ ”画出文中的好句。好词好句,多读几遍。 四、自学课文,解决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cōng huì jiā qín záo yì fū jūn ( ) ( ) ( ) ( ) yáng shì xīn wén dá yuē kǒng què ( )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甚(shèn shèng )至 为(wéi wèi )设果 应(yīng yìng)声 乃(nǎi nài )呼儿出 3、给句子中的“闻”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有名望的;④用鼻子嗅;⑤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 (3)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4、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乃: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_____曰: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闻:_____ 5、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1)梁 国 杨 氏 子 九 岁,甚 聪 惠。 (2)孔 君 平 诣 其 父,父 不 在,乃 呼 儿 出。 (3)孔 指 以 示 儿 曰:“此 是 君 家 果。” (4)儿 应 声 答 曰:“未 闻 孔 雀 是 夫 子 家 禽。” 6、玩转文言文。请试着用文言文说说这几句话。 (1)这是你家的小猫。 (2)一个孩子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 (3)(孩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果中有花生。 (4)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黄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7、根据《杨氏之子》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 B.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 C.“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D.“夫子”是对年长且有学问之人的尊称,文中指的是孔君平的老师。 8、杨氏之子的回答的妙处有( )。(多选) A.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B.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 C.“未闻”二字表现了对客人应有的礼貌,又委婉表达了对“此是君家果”的反驳,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D.“儿应声答曰”,说明杨氏子几乎不假思索就做出了回答,体现了他虽然年幼但思维敏捷。 9、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在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 B.小刚为成绩考得不理想而郁闷,小桦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点吧。” C.小霖到新华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老板对他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D.你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对一位老奶奶说:“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五、再读课文,理解填空。 1、课文通过讲述了 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 、 ,表现了 的魅力。 2、课题“杨氏之子”的意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