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1730

21杨氏之子(第2课时)同步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272375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同步,杨氏,之子,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小时了了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②(yì)门者,皆俊才清称③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⑤仲尼⑥与君先人伯阳⑦有师资⑧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⑨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⑩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②诣:到。③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④仆:谦称。⑤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⑥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⑦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杨。⑧师资: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⑨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⑩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 1.根据文意,可以知道“小时了了”的意思是( )。 A.小的时候很聪明 B.小的时候很迷糊 C.小的时候不怎么样 2.孔融真的是李元礼的亲戚吗?请把他的解释改写成现代汉语。 3.“大踧踖”是形容非常局促不安的样子。陈韪为什么会“大踧踖”呢? 4.读了这个故事,你怎样评价十岁的孔融呢? 【参考答案】 1.A 2.孔融不是李元礼的亲戚。他的解释: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 3.因为陈韪说孔融“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而孔融反过来说他“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意思就是说陈韪没什么才华。 4.孔融是个非常聪明,口齿伶俐,反应很快的孩子。 参考译文: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课题 21.杨氏之子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背诵课文。 2.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3.理解幽默的作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幽默的能力。 重难点 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过程 一、体会巧妙,感受机智 1.理解孔君平的话。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你听懂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为什么他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他水果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板书:杨梅———杨家果) (2)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听出来了)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来反驳) (3)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学生接读)还治其人之身。(板书:孔———孔家禽) (4)读最后两句话,思考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可以借助板书来分享你的想法。(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