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1841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37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五,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提到:西征对当时钳制和威胁着西欧的阿拉伯和回教势力有很大的打击。蒙古人带来的或从阿拉伯和回教人处转移过来的科技和人文知识……带来的火药火器更是日后西欧君主们打击封建割据领主们的“金城堡垒”的致命工具。这一学者意在强调蒙古西征( ) A.消除西欧的潜在威胁 B.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 C.助推西欧社会的转型 D.改变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 2.托勒密王国时期,埃及祭司曼涅托不仅“深谙希腊文化”,而且用希腊语完成了《埃及史》的写作,其中“针对埃及历史的记载,他批驳了希罗多德因无知所造成的诸多谬误”。这说明( ) A.希腊文化中心已逐渐东移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埃及人推崇希腊生活方式 D.文化交融推动了历史学发展 3.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攻占巴比伦之后,设立了重要的行政官职以确保政令能够顺利传达和执行。同时,他鼓励希腊人和其他民族的移民来到巴比伦。亚历山大采取这些措施旨在( ) A.加快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融合 B.巩固对征服地区的政治控制 C.缓和民族矛盾以稳定社会的秩序 D.推动经济发展与贸易的繁荣 4.有观点认为,蒙古西征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政治组织变换”“种族特征改变”“宗教分布变化”“欧亚大陆道路统一控制,欧洲人得以进入亚洲”等。由此可见,该观点强调了蒙古西征( ) A.严重破坏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B.强化了东西方的政治经济联系 C.促成了欧亚大陆政权的趋同化 D.使得区域文明间联系更为紧密 5.蒙古西征以前,中国和欧洲的关系断续无常。经过蒙古西征,道远路通,往来频繁,凡持有牌符者,驿站皆供应招待。中国的发明如罗盘、火药、纸币等,因而传入欧洲,欧洲的基督教也自此东来。这反映了( ) A.驿站系统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B.人口迁徙影响区域文化形成 C.元朝政策影响丝绸之路拓展 D.战争客观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6.12世纪,十字军将被称作“甜盐”的糖从阿拉伯带回西欧。从此,糖由专业的药师配制,用来治病。直到14世纪,糖还被西欧人列为珍贵的“皇家香料”。据此可知( ) A.奥斯曼帝国垄断亚欧商路 B.中世纪西欧经济相对落后 C.阿拉伯帝国持续对外扩张 D.战争客观上加速地区交流 7.1820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在致沙皇的信中说:“已失去平衡的各国政府感到恐惧,受到威胁,并且因社会中产阶层的呼声而陷入混乱之中,他们处于国王和臣民之间,打碎了君主的权杖并盗用了人民的呼声。”这反映了拿破仑战争( ) A.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B.使欧洲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C.打破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均势 D.推动了欧洲民主意识发展 8.嘉道之际,有人把社会衰落的原因归结到汉学身上,转而提倡程朱理学。于是,从道光末年到光绪初年,程朱理学一度出现了所谓的“复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侵略逐渐加强 B.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C.西方文化影响扩大 D.维新变法陷于失败 9.1812年俄军取得抗击拿破仑入侵的胜利,这激起了俄国民众空前的民族自豪感,普希金盛赞:俄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但是身为军官而参战的恰达耶夫,却说“胜利”带来的是皇权与暴政的巩固,而非每一个人的自由精神。这表明拿破仑战争( ) A.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索 B.削弱了殖民主义的力量 C.有力推动俄国政治文化的重构 D.强化了俄国的经济霸权 10.拿破仑战争期间,整个意大利半岛处于拿破仑一人统治之下。对此,梁启超评论道:“其时意大利已支离灭裂,分为十五小国。拿破仑铁鞭一击,合而为三……拿破仑废其小朝廷,锄其家族,将封建积弊,一廓而扫之。以法国民法之自由精神,施行于其地。于是意人心目中,始知有所谓自由、有所谓统一。”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