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拽、瘦”是翘舌音;“矩”读第三声“jǔ”,在“规矩”这个词中读轻声“ju”。“撵”的声母是鼻音“n”,不要读成边音“l”。“乖、葵、瘦”这三个字容易写错,在指导识记字形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帮助记忆。 2.阅读理解:默读课文,想一想王葆为什么想得到宝葫芦;再细读课文,说一说奶奶讲了哪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找规律、复述故事,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创编故事;完整地读一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开阔学生的视野。 3.表达运用:能依据课文中奶奶讲的故事,学习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感受童话的奇妙,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妖怪”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视频欣赏 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元定,号一之,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中国作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儿童文学》编委等职。 主要作品:《大林和小林》《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借助注音识字。 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 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冲:chònɡ(冲着)chōnɡ(冲锋)]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 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古体字) 上部的“ ”表示植物,“ ”表示测量方位,所以“ ”表示能追逐太阳方位的植物。 我会记 我会写 撇短横长,竖为悬针竖,两侧对称。书写时注意先中间后两边。 半包围结构,“疒”要包住里面的“叟”,“叟”上半部分的竖要稍出头。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王葆 经常听奶奶讲什么故事着了迷? 宝葫芦的故事 结果怎样? 王葆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王葆对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宝葫芦是什么? 传说,宝葫芦法力无边,谁要是成了宝葫芦的主人,宝葫芦就会带他飞上天空、潜入海底,甚至可以帮他实现奥运冠军的梦想,更不用说学习了。它会让它的主人高枕无忧,唯一的条件是不能跟任何人说起它的存在。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知道主人公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感受人物的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依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气质,更有内涵。 介绍 声明 妖怪 每逢 规矩 脚丫 劈面 幸福 水蜜桃 向日葵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做批注。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天真活泼) 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爱听故事)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 (有点懒)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富于幻想) 假如你就是王葆,该怎样给大家做自我介绍呢? 大家好,我叫王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