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 ) A.1911-1915 B.1914-1918年 C.1917-1921年 D.1920-1924年 2.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是( ) A. 斯大林 B. 列宁 C. 罗斯福 D. 甘地 3. 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 A. 1931年 B. 1932年 C. 1933年 D. 1934年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哪些会议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 )(多选) A. 开罗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巴黎和会 5. 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什么主要成就( ) A. 成为农业大国 B. 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C. 实现了经济平衡 D. 放弃了计划经济 6.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哪个国家( ) A. 中国 B. 埃及 C. 印度 D. 墨西哥 7.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禁止自由贸易 C.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 推行全面国有化 8.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企业盲目竞争 B. 防止生产过剩 C. 降低工人工资 D. 减少政府干预 9. 马歇尔计划是哪个国家提出的对西欧经济援助计划( ) A. 苏联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是( ) A. 促进了欧洲的经济繁荣 B. 维持了欧洲的政治稳定 C. 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 D. 增强了欧洲的殖民统治 11. 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国家性质是( ) A.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 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C.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12.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是( ) A. 使美国经济逐渐衰退 B. 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C. 放弃了自由市场制度 D. 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维持了战前的格局 B.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出现 C. 导致了欧洲的再次分裂 D. 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 14. 苏联工业化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贡献是( ) A.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援助 B.削弱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C.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D.导致了苏联的经济崩溃 15. 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主要力量是( ) A. 欧洲殖民者的自愿放弃 B.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C. 国际社会的压力 D. 自然的经济演变 16. 新经济政策对苏联农业的主要影响是( ) A.导致了农业的混乱 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缓解了粮食危机 C.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 D.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17. 《全国工业复兴法》对美国工业复苏的主要作用是( ) A.导致了工业的衰退 B.促进了工业的复苏和有序发展 C.增加了工人的失业率 D.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18. 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和一体化发展 B.导致了西欧的经济衰退 C.增强了西欧对美国的依赖 D.削弱了西欧的政治独立性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觉醒最为显著的地区是( ) A.欧洲 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0. 十月革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 A.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 B.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C.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力 D.结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 二、非选择题(材料题,共2题,30分) 材料一: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一事件被称为十月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施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包括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