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素能三 五类常用图读图技能 技能1 等值线图 【尝试作答】 (1)B (2)C 1.等值线图的六大判读要素 判读要素 判读技法 看图名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如等高线、等压线、等人口密度线、等太阳高度线等 看数值 ①同线等值。 ②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等或等于0。 ③计算两点差值时,可先读出两点的数值,再对比求差 判读要素 判读技法 看疏密 等值线越密集,差值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差值越小 看延伸 ①观察等值线走向。 ②分析等值线分布、变化规律及原因 看弯曲 ①根据“值低凸高,值高凸低”进行判断。 ②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弯曲原因 判读要素 判读技法 看闭合 ①若闭合等值线位于两条不相等的等值线之间时,则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断,如下图中,A的数值小于400,B的数值大于500。 ②若闭合等值线位于两条相等的等值线之间时,则其数值可大于、也可小于相邻等值线且与其相差一个等值距,如下图中,A的数值大于600或小于400。 2.等值线图的“三步”判读法 考向一 等高线图 (2024·江苏淮安) 下图中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实线为地层界线。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区域最大高差( ) A.248 B.288 C.365 D.400 2.图中大规模构造运动最有可能发生在( ) A.D1之前 B.K之后 C.P2之前 D.T1之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自西南流向东北 B.有过地壳抬升现象 C.T1和J之间存在平行不整合面 D.河流处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最高处为400 m~450 m,最低处海拔为50 m~100 m,故图示区域相对高度为300 m~400 m,故图示区域最大高差365 m,C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T1之前的岩层大致平行分布,而在J处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所以图中大规模构造运动最有可能发生在T1早三叠纪之后的侏罗纪,D正确。第3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知图中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A错误;由图可知地层T1、P2、P1、D2、D1出现不连续分布,出现断层,有过地壳抬升,B正确;T1和J之间存在断层,不存在平行不整合面,C错误;由图可知,河流处中间为比较新的T1早三叠纪,南北两侧为较老的晚二叠纪、早二叠纪,中心新南北两侧岩层老,故河流处为向斜,D错误。 考向二 生物量等值线图 (2024·吉林高考)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透明度 B.流量 C.营养盐 D.流向 5.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 ) A.底泥扰动上浮 B.水位涨落携带 C.表层水流汇集 D.河川径流输入 【答案】 4.A 5.B 【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6月为丰水期,因为丰水期为水库蓄水期,上游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经库尾进入水库后流速减缓,水体的物理状态发生改变,如泥沙沉降、冲刷力降低,水体透明度升高,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浮游生物繁殖较快,数量较多,因此,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为丰富,A正确。第5题,由材料可知,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9月是丰水期过后的平水期,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水位涨落携带,且消落区为草原分布,有机质含量较多,B正确;9月份入库水量较少,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底泥扰动上浮,A错误;9月份平水期,不会有大规模的表层水流汇集,C错误;9月份是平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