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5827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学生版+答案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005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编版,答案,学生,下册,八年级
    12 《诗经》二首 【经典永流传】 《诗经·桃夭》节选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锦书】 【微赏】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将要出嫁的妙龄女子,体现了女子的美丽。“灼灼”二字,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语言质朴却充满生机勃勃之感。 一课一赏·娇美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雎( )鸠( )  窈( )窕( )   淑( )女 荇( )菜  辗( )转  蒹( )葭( ) 且跻( )   在水之涘( ) 2.明字形 wù mèi( )( )思服  左右mào( )之 sù huí( )( )从之  白露未xī( ) 宛在水中chí( )  宛在水中zhǐ( ) 图解 3.晓词义 (1)窈窕: 。 (2)君子好逑: 。 (3)左右流之: 。 (4)思服: 。 (5)蒹葭苍苍 辨析: 。 (6)蒹葭采采: 。 4.默名句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 (2)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3)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5.记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共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拓展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了 、 、 的手法。到了汉代《诗经》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其余“四经”为 。 图解 水中的陆地:洲、沚、坻 辨析 水草“仓”边长  ———苍”通常指的是青色或绿色,也可以指灰白色。多描述植物、天空或自然环境。如“苍松”“苍天”“苍茫”等。此外,“苍”字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外表或经历,如“苍老”“苍白”等。 “沧”则与水有关,特别是指大水的气势或颜色(青绿色),如“沧海”“沧波”等。 总结:“苍”主要与植物、天空或人的外表和经历相关,而“沧”则与水,尤其是大海的颜色和气势相关。 拓展 风·雅·颂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雅: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 聚焦探本究源 【重点探究】 1.[写作手法]《关雎》作为一首爱情诗,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呢 请你结合右边的“理解透一点”说一说这样写的妙处。【透】  水鸟和鸣和谐美好,作者以此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的情感,此为“比”。以在河洲上关关鸣叫来求偶的雎鸠引出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思慕和期盼的联想,此为“兴”。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主题探究]让主人公魂牵梦萦的“伊人”究竟为何人呢  长期以来,人们对《蒹葭》主题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导致了对诗中“伊人”形象的多重理解。持“爱情说”者,认为“伊人”是意中人;持“政治说”者,认为“伊人”是贤能之人;持“理想说”者,认为“伊人”象征着理想。其实,无论“伊人”是何人,指的是什么,诗歌中的主人公都经历了许多波折,一直在苦苦追寻着“伊人”。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意义,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不可即的。不管最后主人公是否寻得“伊人”,这追寻过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意义。  3.[表现手法]《诗经》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手法呢 【深】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具有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从而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4.[艺术手法]《关雎》和《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巧】  (1)叙事与抒情的差异:《关雎》着重于叙事,结构清晰,通过描述男子对淑女的追求过程,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执着;《蒹葭》注重于抒情,通过描绘萧瑟朦胧的秋景和主人公求之不得的孤独怅惘之情,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 (2)环境描写的运用:《关雎》的环境描写相对简洁,主要用于引出下文和烘托氛围;《蒹葭》则明显加强了环境描写,形成了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3)起兴手法的运用:《关雎》在开头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河中沙洲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