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5843

第一单元 4﹡ 灯笼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学生版+答案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868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八年级,答案,学生,下册,编版
    4* 灯笼 【经典永流传】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锦书】 【微赏】通过巧妙的问句,打趣了人们在佳节时无法抗拒美好事物的诱惑,会为之欣喜、动容,也流露出诗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课一赏·节日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焚身( )   恐吓 助记( )    神龛( ) 斡旋 辨析( )  怅惘( )( )  点缀( ) 锵然( )  幽悄( )  熙熙然( ) 暖融融( )  马前卒( )  霍骠姚( ) 2.明字形 争sònɡ( )   领yù( )   静mù( ) 思mù( ) tuì( )色  liáo( )原 积累 但那时人的处境可mǐn( ),là( )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3.晓词义 (1) :调停,调解。 (2) :安静庄严。 (3) :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4)锵然: 。 (5)幽悄: 。 (6) :温和欢乐的样子。 (7) :为人处世的道理。 (8) :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9) :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4.记常识 (1)本文作者是 ,散文家、教育家。 (2)“进士” 拓展是古代科举考试时参加 试的考中者,已取得 称号的人有资格参加这一考试。 助记 不要被“吓”倒   恐吓(hè)手段吓(xià)人,只能威吓(hè)弱者。   自己强大起来,不怕任何吓(xià)唬。 辨析 斡旋·周旋   异:“斡旋”特指调解纠纷(化解危机)。“周旋”指交际应酬。   示例:①这场冲突经过各方的斡旋而得以解决。   ②我和三个吵闹的孩子周旋了一整天,觉得头昏脑涨。 积累 嘹·燎·缭·撩 张口音嘹亮,有火能燎原, 丝多眼缭乱,用手来撩惹。 拓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7分)   吴伯箫的《灯笼》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对于民族乃至作者的灯笼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①绽放 ②绽开)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 (①映亮 ②映照)着tuì(  )色的朱门,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长幼情笃( )  ②tuì( )色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在焰火表演晚会中,璀璨夺目的焰火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拍手称快。 B.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C.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文明而更加绚丽多姿。 D.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在此期间我对人情世故知道了不少。 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阅读与鉴赏   红红的灯笼里寄予了浓浓的乡思,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那份深情吧。(16分) 永远的红灯笼 杨轶晨   ①春节又到了。因为禁止燃放爆竹,街上院里干干净净。路上几乎空寂无人,彩灯孤寂地闪烁着,无声地诉说着没有红灯笼的春节的荒谬可笑。严峻的高楼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