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6146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247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9课,桃花源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舍(shè)   间(jiān)隔 便要(yāo)还家 豁(huò)然 B.阡陌(mò) 平旷(kuàng) 垂髫(tiáo) 俨(yǎn)然 C.叹惋(wǎn) 缤(bīn)纷 怡(yǐ)然 及郡(jùn)下 D.刘子骥(jì) 邑(yì)人 诣(yí)太守 问津(jīn) 2.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后遂无问/津者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屋舍俨然         (4)便要还家        (5)咸来问讯        (6)欣然规往        (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8)及郡下,诣太守         (9)后遂无问津者         4.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复前行,欲穷其林   B.便扶向路 C.处处志之 D.渔人甚异之 5. 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B.具答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武陵人捕鱼为业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记载事物,并通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B.陶渊明,东晋诗人、散文家,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子旁边种有五棵柳树,又自号“柳泉居士”。 C.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D.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 9.用课文原句填空。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 (2)写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之久的句子是:_____ (3)描写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 _____ 1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落实“五育”并举的指导方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材料2】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强调,学校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体验与平常不同的生活。   基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进田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为了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的要求,需要你就本次综合性学习“走进田间”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内容。请你从“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不同方面设计出三项具体的活动内容。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动员会上,需要你谈谈中学生“走进田间”的意义。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100~120字)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