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温故知新 1.说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点、最远到达、主要活动。 2.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相比,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特点? 3.面对倭寇的骚扰,明朝政府如何采取了什么措施? 4.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戚继光获得了什么称号?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赠送礼品,贸易往来 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戚继光抗倭 反侵略战争 民族英雄 明朝的灭亡 和清朝的建立 第17课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本,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具体表现,知道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和具体内容; 2.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本,结合地图,借助时间轴梳理李自成起义的经过;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李自成起义获得农民拥护的原因,以及起义失败的原因,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通过阅读课本、观察地图,梳理清朝的建立概况和清军的入关路径;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任务1:阅读课本97页,归纳明朝中后期出现的社会危机。举手。2分钟 ①皇帝多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②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政治上:朝政腐败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代周臣《流民图》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任务2:阅读课本98页,说说为应对危机,张居正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成效如何?随机抽查,2分钟 张居正(1525—1582) 领域 主要内容 影响 经济 政治 军事 清丈田亩,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用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 简化税收手续,政府税收增加 整顿吏治 巩固边防 政治局面为之一新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张居正死后,明神宗(万历皇帝)无心朝政,二十多年不上朝,醉心于个人享受。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明朝政治全面走向衰败。 明熹宗 压垮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张居正改革失败 李自成起义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任务1: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99页,分析李自成起义的原因?举手,2分钟 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材料二: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 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农民起义 人祸 + 天灾 =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任务2:阅读课本99页,结合地图,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李自成起义的经过。举手,2分钟 2 4 1 3 陕北起义 提出口号 建立政权 攻克北京 “均田免粮” 均田:平均土地 免粮:减免赋役 1644年初,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4月,攻克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任务3: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99页,说说广大民众对李自成起义军的态度如何?为什么?举手,2分钟 材料研读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gě),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明末歌谣 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②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支持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任务4:阅读课本100页,说出李自成起义的结果如何?齐答,1分钟 失败 结合材料,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举手回答,2分钟 材料一:1644年4月攻入北京,初期还能严肃军纪,但很快农民军便开始腐败,李自成与其他首领瓜分宫嫔,畅饮宫中,唯一关注的事就是登基大典。 ———《国史概要》 材料二:吴三桂家产被抄,家父被捕,爱妾陈圆圆被俘,“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引清军入山海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