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6827

【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09:古诗词鉴赏之诗句赏析(讲义)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2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诗词,讲义,赏析,诗句,鉴赏,2025年
  • cover
【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09:古诗词鉴赏之诗句赏析 【课标要求】 《课标》中要求考生具备初步欣赏古诗的能力,其中经常考查考生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能力。在答题中,考生存在脱离诗句、架空分析,生搬硬套、词不达意等问题。 【考查重点】 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分为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某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主要题型】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某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5)某诗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6)诗歌的某联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7)你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8)这首诗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情趣? 【重点提示】 名句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千古传诵的名句,就其景、情、理、趣方面为人称道之处品评分析。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表达凝练、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常常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的意义在于:尺幅之内,含不尽之意。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而在言外。 【解题技巧】 一、答题要点 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二、诗歌鉴赏五步骤 第一步:判断诗歌题材,确定诗歌类型; 第二步:到诗词后部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前半部分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日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作品风格、身世、经历);必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必考题型归纳 考点一 :写景类诗句 【答题模版】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写出了......(描述画面+画面特点),表达了......(情感)。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过广陵驿 萨都剌①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②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③,十年心事一灯前。 【注】①萨都剌,元朝诗人。②砧,捣衣石。③栖迟,长久居留。诗人长年客居南方,故称淮海客。 【问题】《新元史》评萨都剌的诗具有“清丽”的特点,请结合“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赏析。 【答案】该句使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渲染了凄凉、冷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之苦,对于同样分处两地的人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的意思是:月色如水,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