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现代环境学的奠基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著有《沙乡年鉴》。《沙乡年鉴》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和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一个叫“沙郡”的地方购买了一块被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和家人种植了上千棵树以重新恢复土地的健康。他还以“沙郡”的木屋生活经历为素材写了很多随笔,后汇编成《沙乡年鉴》。《沙乡年鉴》是他对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大雁的习性,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做一份有关大雁的观察记录表(完成表格)。 观察记录表 观察地点:沙乡 观察时间:3月 观察对象:大雁 物种属性 大雁,又称野鹅,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它是大型候鸟,在中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迁徙的时间 每年①_____,北归,飞回威斯康星州;每年11月,南飞。 北归的保障 威斯康星州规定3月为禁猎期。 3月 任务一:整体感知 北归的行为 大雁是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②_____,采食③_____等。它们热情十足,低空飞行问好;在沼泽中集会,喧嚷辩论。 雁群的组合规律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多为④_____组成。 常见的迁徙路径 1.⑤_____ 2.幼发拉底河→伏尔加河 3.尼罗河→摩尔曼斯克 4.林肯郡→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大雁迁徙的意义 是自身生命历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植物生命的延续和扩散;是自然的,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 沙洲和沼泽边 玉米遗穗 六只或以 六的倍数 中国海→西伯利亚 2.大雁北归和南飞时的表现有何不同?体现了什么? 飞行姿态 目空一切地高高飞过 鸣叫声 低语、问好、叫起来 觅食状态 喧闹着向玉米地飞去 时而闲荡,时而偷食玉米 飞行路线 路线弯曲 3月 11月 路线笔直 低空飞行、曲折穿行、盘旋滑翔 一声不响 大雁北归和南飞的不同表现,体现了人类狩猎对大雁迁徙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大雁的聪明与机敏。对上述区别的细致观察和记录,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 3.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6—10)写大雁归来后的日常生活。 (11—13)写大雁的联合迁徙。 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赌注”指赌博时所押的财物。此处形象地说明了大雁迁徙的成本很高,且不能轻易回,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任务二:品析语言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抖掉”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归来的大雁带来春的暖意,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大雁俨然成为春的使者。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贬词褒用。“目空一切”写出了大雁高飞时的专注神情;“一声不响”描绘出大雁的坚定执着,说明大雁深知现在正处于冬季的狩猎期,地面上十分危险。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拐来拐去”“低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