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中和反应 情景导入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会发现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后,痛痒症状明显减轻;患胃酸过多症的病人看病时,医生会开一种含有Al(OH)3的药物给病人服用;在前面学习熟石灰时,讲到熟石灰可用于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等等,这些都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就必须搞清楚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这一问题,这一课时我们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自主预习】 中和反应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中和反应 (1)酸和碱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2)盐:由 离子和 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生产中常用 改良酸性土壤。 (2)工业上常用 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 (3)医疗上用胃舒平[含Al(OH)3]等药物来中和过多的 。 3.写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以及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CuO+2HClCuCl2+H2O B.H2SO4+Cu(OH)2CuSO4+2H2O C.Ca(OH)2+CO2CaCO3↓+H2O D.Na2CO3+2HCl2NaCl+H2O+CO2↑ 【答案】预学思考 1.(1)盐 水 (2)金属或铵根 酸根 2.(1)熟石灰 (2)熟石灰 (3)胃酸 3.Ca(OH)2+2HClCaCl2+2H2O、H2SO4+2NaOHNa2SO4+2H2O 自学检测 B 【合作探究】 中和反应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实验10-10,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1.实验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 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 色为止。 结论: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中和反应的实质 酸溶液中的 与碱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 的过程。如HCl+KOHKCl+H2O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是H+和OH-,即H++OH-H2O。 3.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 (1)酸加入碱中:在0点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显碱性,随着酸的加入,pH不断减小,当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继续加酸,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碱加入酸中:跟“酸入碱”时情况相反。 1.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容器中,边滴边搅拌,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表示HCl与NaOH等质量反应 D.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归纳总结】酸、碱、盐 名称酸碱盐 定义H+和酸根离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特点阳离子全部是H+阴离子全部是OH-除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外,还可能含有其他离子 举例HCl、H2SO4、 HNO3NaOH、KOH、NH3·H2OKCl、Na2CO3、NH4Cl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往酸性土壤中加入氢氧化钙。 2.处理工厂废水:如可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于医药: (1)胃酸过多的病人,可遵医嘱服用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其原理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或 。 (2)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稀氨水、牙膏等 物质,以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减轻痛痒。 (1)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稀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除去,原理是什么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做法利用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