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7269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84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 cover
三下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安排了“劝告”,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言行,使用合适的语气进行劝告,通过讲道理使别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一个同学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的情境,显然这个同学的行为是不对的,有一定的危险性,作为旁观者应该及时阻止。那该怎么劝呢?教材以泡泡的形式提供了三位劝告者不同的说法,并以“你觉得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思考,通过对三者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在劝告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材以小贴士的形式提炼了对别人进行劝告的要点:一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二要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说话的语气反映的是劝告时的态度,不要用指责的口吻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也是说话应有的修养和礼仪。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体现的是行为与目的的一致性,既然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好,那么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说话,让被劝者感受到你的真诚,自然更容易接受。 为了更好地练习“劝告”,教材提供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对乱穿马路的同学进行劝告,另一个是对爱玩游戏的表哥进行劝告。两个任务的情境和对象都不同,可以有效地实践本次的口语交际要点,提高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实践成效。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遇到不良现象时要善于分辨选取适当方法勇于劝告,善于劝告,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语言运用:懂得劝说时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思维能力: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审美创造:能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技巧从对方的角度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劝说。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明确交际主题 1.自由谈话 课件出示不文明游玩、挤公交、楼梯上追赶等不文明行为的图片。你们见过这样的场景吗?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想说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刚刚大家都想尝试用讲道理的方式来阻止这些行为,这就叫“劝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文明地劝告别人,让别人心服口服,改正自己的行为。 ◎范例解析,明确劝告要点 1.出示课本事例 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名学生劝告 小朋友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他这样做对吗?如果你在他旁边,会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 3.教材范例,解密劝告 (1)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劝说话语。 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这种行为实在太危险了,三位高年级的同学都对他进行了劝说。四人合作:扮演故事中的四位不同角色,表演故事。 (2)你觉得那个同学最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指名学生交流。 (3)小组继续分角色表演这个片段,把片段演完整。(劝告者劝告,被劝告者回应。) 示例: 劝告: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回应:我知道怎么做,不用你管! 劝告: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回应:你是谁啊?凭什么管我! 劝告: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回应:谢谢你,我知道了,我不会再这样玩了。 指名小组表演。 (4)出示示例,读一读。刚刚你们小组成员是这样劝告和回应的吗?哪个劝告者劝告成功呢?(第三个小姐姐) (5)为什么三个人劝告,只有这个小姐姐的劝告,让小朋友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呢?组内派代表说说故事中的小朋友听完这三种劝告,分别会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 第一位同学是在批评,让人不想接受。 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