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7292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14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 cover
三下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国宝大熊猫”,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查找信息,并尝试学习整合有关信息,写一写大熊猫。 教材编排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教材首先提供了关于大熊猫许多小朋友都想了解的三个问题,使得本次习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材呈现的三个问题,有的指向大熊猫的类别,有的指向大熊猫生活的地方,而“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则指向大熊猫的价值。它们只是问题列举,是小朋友可能提出问题的一部分。其作用是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受到启发,打开思路,继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部分首先明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就是要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第一部分罗列的问题及学生补充的问题为确定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奠定了基础。 考虑到学生对大熊猫的知识储备有限,教材提供了一些资料,从大熊猫的名称、类别、食物、分布地区几个方面,提供了简洁明确的信息。有的还直接回应了上面的疑问,如“分布地区” 就回应了“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但是教材上的信息是非常基本的,并不能满足习作的需要,所以教材提示学生要“再查找资料,补充其他内容”。 第三部分对习作后的要求作了说明。一是习作后要自己检查修改,调整补充;二是交流互查。自查和互查的重点聚焦在习作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 本次习作,首次提出了搜集资料、整合信息的要求,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也是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参考图表信息整合信息介绍大熊猫。 语言运用:参考图片中的信息进行补充,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思维能力:搜集有关大熊猫的相关信息,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从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 审美创造:感受国宝大熊猫的憨厚可掬、珍稀罕见,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围绕感兴趣的问题,查找资料,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简要介绍国宝大熊猫。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熊猫特点,创设任务情境 1.出示谜语,猜一动物。 叫猫不是猫,是咱国之宝。 身子圆滚滚,墨镜摘不了。 竹子当饭菜,爬树本领高。 指名猜一猜,并说出这样猜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通过这则简短的谜语,你了解了大熊猫的哪些信息?(比如:熊猫不属于猫类,而是熊;熊猫是我们的国宝;熊猫的样子很有特点;熊猫喜欢吃竹子;熊猫善于爬树。) 2.有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呢? 欣赏一组大熊猫动图,说说对大熊猫的印象。(如:可爱、呆萌、有趣……) 3.创设任务情境: 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许多小朋友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他们有许多疑问和好奇需要解答呢!你能当一名小小志愿者,为低年级的小朋友们介绍国宝大熊猫吗? 揭示习作话题:国宝大熊猫 ◎活动二 梳理问题清单,明确写作思路 我们这次习作的读者对象是谁? 对于大熊猫,低年级的小朋友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呢? 呈读示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 ◇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除此之外,你觉得低年级的小朋友们还可能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指名提问,根据学生的提问整理出一份问题清单: 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其他国家有没有大熊猫?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大熊猫喜欢吃什么食物? 大熊猫为什么会长黑眼圈? 大熊猫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大熊猫是怎样睡觉的? 大熊猫怎么繁殖后代? 大熊猫的寿命有多长? 这些问题,都可能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感兴趣的。如果让你选择其中的两三个问题来重点介绍,你会怎么选呢? 学生在问题单上选一选。指名交流,要求说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活动三 学习整合信息,介绍大熊猫 要介绍大熊猫,先要了解大熊猫。了解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亲身观察。不少同学去过动物园,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