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十章测评卷 建议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完成时间: 得 分 :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 分,共36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羊毛壁毯是中国少数民族利用羊毛编 织的传统手工艺品,能反映当地人们的生 活环境和风土人情。图1是一幅羊毛壁毯 作品,名为“天山歌舞”。据此完成1、2题。 图 1 1.壁毯画面反映的歌舞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 A. 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2.壁毯具有防寒、装饰等功能,其编织原料 来自当地畜养量大且特有的羊种,羊肉 还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据此判断该 地区农业 ( ) A. 以畜牧业为主 B. 以水田为主 C.盛产热带水果 D. 以 渔 业为 主 塔里木盆地这片看似干旱荒凉的土地 却有着无限的生机。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 (图2),完成3 — 5题。 ( 绿 洲 沙 漠 盐沼泽 铁路 公路 培 塔 里 木 盆 地 塔克拉码干沙漠 女由 率 者差 阿 尔 脉 博斯蹒潮 连 克塔 格 罗 布 金 出 随台乐动 三 河 叶城 混 阿 拉 尔 里 阿克苏 ) 图 2 3.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是我国优质棉花 的主产区之一,当地棉花生产的有利条 件是 ( ) A. 夏季晴天多,光照强 B. 劳动力充足 C. 夏季高温多雨 D. 引黄河水灌溉 4.图中和田周围的绿洲,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 A. 昆仑山脉的冰雪融水 B.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 C.天山山脉的冰雪融水 D. 阿尔泰山脉的冰雪融水 5.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 A. 网状分布 B.线状分布 C. 环状分布 D.“之”字形分布 小明去西藏旅行,发现当地人们根据 气温高低选择不同的藏袍穿法。 图 3 示 意 藏袍的不同穿法。据此完成6、7题。 图3 6.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 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 高温多雨 B. 寒冷干燥 C. 昼夜温差大 D.大风天气多 7.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 述,正确的是 ( ) A.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C.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D. 畜种主要有滩羊和三河马 图4是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8、 9 题 。 图4 8.图中呈现的著名建筑是 ( ) A. 中华门 B. 明清故宫 C. 布达拉宫 D. 土楼 9.该地区的主要民族和传统主食分别是 ( ) A. 傣族、米饭 B. 藏族、糌粑 C. 满族、馒头 D. 维吾尔族、馕饼 10. 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 A. 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B. 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C.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 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11.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 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 A. 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B. 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生产 12.在“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 所欲言。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不 利的是 ( ) A.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B. 黄土高原植树种草 C.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 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1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 成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 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 陵。读图5,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图5 (1)图中 A 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B 是 山脉,其北部C 是 高原,该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2)图示盆地的聚落和交通线分布在盆 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绿洲 地区,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 ( 夏 季 或 冬 季 ) 河 水 水 量 最大。 14.读某铁路沿线景点分布图(图6),完成 下列各题。(12分) 图6 (1)图中铁路线名称是 线 , 它连接了青海省的西宁和西藏自治区 的拉萨;受当地 气候的影响, 沿途可以欣赏到青藏高原的高寒风光。 (2)A 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的名称 是 湖。 (3)照片甲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填畜种名称)。 (4)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