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9026

24《“诺曼底”号遇难记》课件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6038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诺曼底”号遇难记,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4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船长在海难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从容不迫、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船长伟大的品质。 课堂目标 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汹涌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今天让我们登上一艘漂亮的邮轮,认识一位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诺曼底号:于1863年建造,于1870年沉没。船上共61人,存活60人。 读完这句话,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雨果(1802—188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历代传说》。 作者简介 “诺曼底号”遇难记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诺曼底号遇难时是什么样子呢? 诺曼底号遇难的原因是怎么样的呢? 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来“解疑”。 1870年3月17日,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出事后,“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能逃生的情况下以身殉职。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忠于职守、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作者,于是,雨果便写下了这篇文章来抒发对哈尔威船长的赞美和景仰之情。 写作背景 朗读课文并划分结构 层次,再思考: 哈威尔船长存活了吗? 诺曼底号船上有多少个人? 诺曼底号与哪一艘船撞上了? 哈威尔船长有着怎么样的品质? 他有着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尊敬妇女,爱护儿童,镇定自若的精神。 哈威尔船长有着怎么样的品质? “口”小且偏左上。 “出”一部分要在“尸”的里面,一部门要在“尸”的外面,外面部分不能超过“穴”。 “尸”的“丿”要超过“穴”。 写作指导 是“丶”不要写成捺。 “丶”和“一”不要挨在一起(点横不挨)。 两横不要一样长。 主笔 事情结构 起因: 经过: 结果: 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向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诺曼底号”的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搡,船上一片混乱,而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 船上六十人全部获救,只有船长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体现了环境的恶劣,为后文发生灾难埋下伏笔。 走进课文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算得上是最漂亮 的邮船之一。他装货客容量有六百吨,船体长220英尺,宽25英 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他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一英尺合0.3048米。 拟 人 “年轻”一词写出“诺曼底号”使用的时间不长,也表达了海员们对“诺曼底号”的喜爱之情。 此段介绍“诺曼底号”的基本情况。 你 知 道 吗 ? 220英尺 = 67.056米 25英尺 = 7.62米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1海里 = 1852米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越来越”说明天气越来越恶劣,为后文遇难做铺垫。 你 知 道 吗 ? 15海里 = 27780米 27780米 = 27.78千米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