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腾的那达慕》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欢腾的那达慕》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版本 人教版 册别 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四年级音乐上册《欢腾的那达慕》是一节活动课,通过汇集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各个元素,摔跤、赛马、射箭、歌曲以及现场的加油,使学生认识那达慕大会,同时加入了本册书所学的蒙古族元素,例如:歌舞的音乐是第二单元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的A主题,加油时的呐喊则采用了《那达慕之歌》的副歌部分。本课通过感受蒙古族节日,使我们了解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希望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地热爱我们的祖国。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积极向上,正处于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和周围世界有了一定认识,具备一定的行为规范。在音乐学习方面,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了解常见音乐要素和体裁,能辨别常用乐器音色,视唱简单乐谱,这些都为学习本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他们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可能较少,需要在课堂中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感受其独特魅力。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以及学科实践(如打击乐创编、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PPT 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辅助教学,创设生动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习效果。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制作 PPT 课件,展示那达慕大会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更多关于那达慕大会和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素材;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如智能音乐软件,辅助学生进行节奏创编和音乐创作。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体验与那达慕相关的音乐,感受蒙古族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体会那达慕大会欢腾的氛围,感知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赛马、摔跤、射箭等场景音乐的节奏特点,用恰当的节奏和声音表现相应场景;熟练视唱歌舞旋律,清晰、准确地唱出节奏和音高;学会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进行表演。 创意实践:根据对那达慕活动的理解,自主创编表现赛马、射箭等场景的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小组合作,以多种形式(如唱、跳、奏)创造性地表现 “欢腾的那达慕” 场景。文化理解:了解那达慕大会的传统习俗、活动内容以及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知晓蒙古族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评价内容:1.学生能否准确描述那达慕相关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特点;2.观察学生对赛马、摔跤、射箭等场景音乐节奏特点的把握程度,以及在节奏创编和乐器选择上的合理性;3.检查学生歌舞旋律视唱的准确性,包括节奏、音高和速度;4.观察学生所跳蒙古族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5.考查学生对那达慕大会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评价方式:课堂上提问学生,让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赏音乐后的情绪感受;2.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对不同场景音乐节奏特点的发现和创编思路;3.小组合作展示时,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节奏、表演、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4.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那达慕大会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与那达慕活动相关音乐的节奏特点,如摔跤时有力的呼号节奏、赛马时表现马匹奔跑的节奏等;准确视唱歌舞旋律,感受其欢快的风格;学会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学习难点:根据不同的那达慕场景,创编出富有创意且符合音乐情境的节奏,并合理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伴奏;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表演,生动地展现出那达慕大会欢腾的氛围。 1.感受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