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作业练习 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汉高祖为"矫秦县之失策"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A.任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 B.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C.完善三公九卿制强化皇权 D.改革币制中央收回铸币权 2.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的广阔的西域尚为中国政治文化势力所未及。张骞通西域则填补了这里的空白,不仅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而且我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由此可见,张骞通西域 A.推动了汉朝与西域的贸易往来 B.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C.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D.扩展了汉朝的统治区域 3.因西汉末年外戚势力膨胀,侵夺皇权,导致王莽代汉。光武帝刘秀规定“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以防止外戚专权,明、章二帝继续奉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 A.避免了外戚干政在东汉出现 B.导致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坐大 C.因形势变化而没有贯彻始终 D.使东汉陷入了宦官专权局面 4.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的品级,通常比较低下。《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提拔严助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由此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 A.以小御大,以内御外 B.集体决策,集思广益 C.加强监督,防止腐败 D.内重外轻,加强皇权 5.汉初统治者听任盐铁私营,于是富商大贾和豪强地主纷纷治铁煮盐,积蓄了雄厚的经济力量。汉武帝时实行盐铁酒政府专营专卖,又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汉武帝此举旨在 A.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B.强化重农抑商的政策 C.限制和打击豪强地主 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6.秦汉时期,社会普遍认为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董仲舒据此提出君主要“法天而治”,探知天意以便更好地践行天道。据此可知,董仲舒的主张 A.顺应了社会文化心理发展 B.背离了儒学民本思想传统 C.从根本上杜绝了君主专制 D.被统治者确立为行政规范 7.西汉汉武帝时期,霍去病两次出兵河西击败匈奴,当奴浑邪王率部归顺汉朝时,汉武帝不仅封其为候,还分置五个属国,并特许“因其故俗”。汉武帝的这种做法 A.消除了北方边患的威胁 B.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导致王国势力对抗中央 8.西汉初年,匈奴人民经常用马匹和毛皮向汉族人民换取所需要的手工品和农产品。汉族的缯、絮等日用品深受匈奴人民喜爱,匈奴的良马和毛皮为汉族人们所珍视;部分商贾从西南夷运出笮(地名)马、牦牛和奴隶,再将巴蜀的铁器和其他商品,如枸酱等运入西南夷。这反映出西汉初期 A.边境贸易较为频繁 B.丝绸之路日益兴盛 C.民族关系和谐融洽 D.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9.据研究,汉武帝在位54年,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正副枢臣29人.其中多数为非儒家;汉武帝广求贤才,有不少出身低微的贫士,只要他们具备将相之才,或不辱外交使命,即被破格提拔重用,而不问其是否为儒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代治国理念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B.汉代三教合一的趋势已经显现 C.儒家思想并未成为汉代主流思想 D.百家争鸣在汉代重新得到恢复 10.因西汉末年外戚势力膨胀,侵夺皇权,导致王莽代汉。光武帝刘秀规定“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以防止外戚专权,明、章二帝继续奉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 A.避免了外戚干政在东汉出现 B.导致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坐大 C.因形势变化而没有贯彻始终 D.使东汉陷入了宦官专权局面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