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9504

第五章 第18讲 硫及其化合物(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1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4312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练习,一轮,化学,高中,2026届
    第18讲 硫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3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氢气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罐储存和运输,因为铁在常温下与浓硫酸钝化 2.进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时,无需标注的实验图标是(  ) A.护目镜 B.排风 C.洗手 D.用电 3.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可用于制备HCl气体 B.SO2具有氧化性,工业上可用氨水吸收除去 C.Na2S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水中的Hg2+ D.BaSO4难溶于水且不被X射线透过,可用作钡餐 4.(2024·大同模拟)下列现象或用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 A.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 B.浓硫酸滴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C.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D.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 5.(2022·广东高考5题)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 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O4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 6.下列依据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做出的判断合理的是(  )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试纸中心区变黑,边缘变红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接近无色(溶液中锰元素仅以Mn2+存在),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A.由Ⅰ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由Ⅰ可知,浓硫酸具有弱酸性 C.由Ⅱ可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由Ⅱ可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7.已知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Na2SO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现有一包装破损的Na2SO3白色固体粉末,为了检验其是否变质,正确的方法是(  )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无沉淀,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变质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硝酸,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变质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变质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说明已变质 8.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某探究小组利用蔗糖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绿色环保 B.实验过程中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CO2 D.该反应比较剧烈、危险,实验中各物质的用量应按要求规范操作 9.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H2O2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 B.关闭K2,打开K1,滴加H2SO4溶液,装置B中每消耗1.5 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1.5NA 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NaOH溶液 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H2SO4的酸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 10.(2024·衡水模拟)Ⅰ.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u与98%浓硫酸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管②用来检验生成的SO2,下列试剂中利用SO2的还原性进行检验的是     (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品红溶液 C.溴水 D.Na2S溶液 (3)试管③中盛放       ,用来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Ⅱ.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4)足量Y与1 mol金属铜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5)将Z通入X的水溶液中,发生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