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9812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1法不可违(课件33张PPT 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0次 大小:1031113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下册,道德,法治,11.1,不可
    (课件网) 同学们,深圳一女乘客强行阻拦高铁关门,被警方行政拘留。看似“等同伴”的小事,却触碰法律红线。这说明:法律为行为划界,任何违法举动都需担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法不可违》。 (统编版)七年级 下 11.1法不可违 远离违法犯罪 第十一课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和重要性,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提高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的意识。2.明确违法行为的类别,正确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明确违反法律的后果,树立不违法的底线意识,自觉做到遵章守法。 学习目标: 法治观念 常见考查方式: 1.通过违法案件对违法行为、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2.会以法律条文结合违法案件或漫画以创新设问或开放性设问的形式呈现(新考法)。 生活观察 为什么有些人不经意间就会触犯法律? 法律认知不足,因生活习惯(如随手转发谣言)或疏忽(如忘记归还遗忘物)导致违法。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如认为轻微盗窃“不算大事”。受周围人误导或从众心理,参与违法活动而不自知。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呢? 需要我们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 探究新知 法律做为一种行为规范,它有哪些作用?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 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不违法 探究新知 要想不违法,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分为三类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 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生活观察 分析下列案例中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案例一:高某过马路时,突然被一只没拴绳的小狗咬伤小腿。随后,小狗的主人程某赶来将狗带走。高某要求程某赔偿医疗费,程某则认为小狗乱跑不是自已的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程某作为饲养人,未尽到管理责任,应赔偿高某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程某违反的哪些法律,其行为属于什么性质违法行为? 民法典,民事违法行为 探究新知 案例二:何某和蔡某一时兴起、拿起石头砸坏了路边自动贩卖机的玻璃门。并窃取了贩卖机中的十余袋零食。随后,公安机关根据监控录像将二人抓获一人均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三百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力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何某和蔡某的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违法行为 生活观察 案例三: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他人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陈其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占保护的珍贵 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陈某违反了哪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