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0469

第九、十章 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闯关测试卷(能力提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234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地理,人教,学年,2024-2025,答案
  • cover
第九、十章 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 能力提优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考试范围:自然特征与农业、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中国在世界中 题序 一 二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下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读图,完成1~2题。 1.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  ) A.山高谷深,河流众多 B.江南水乡,稻花飘香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黑土肥沃,沃野千里 2.拉萨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 A.表 B.川 C.藏 D.甘   西藏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独特的雪域文明。读西藏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3~6题。 3.西藏自治区的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 (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C.自北向南递减 D.自西向东递减 4.图中农作物最可能是 (  ) A.甘蔗 B.玉米 C.青稞 D.大豆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西藏人口分布的特点 (  ) A.东南多,西北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6.图中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湟水谷地 C.宁夏平原 D.河套平原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据此完成7~8题。 7.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8.青藏高原被誉为“第三极”的原因是 (  ) A.高寒 B.湿热 C.干燥 D.炎热   在西藏,早中晚会选择不同的藏袍穿法。据此完成9~10题。 9.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寒冷干燥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 D.气压低、紫外线强 10.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牧场类型:高寒牧场 B.优良畜种:“高原之舟”———牦牛 C.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D.农作物主要有青稞、甜菜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是国际一流的天文观测基地。水汽、视宁度(清晰度)、晴天数以及大气透明度都是评估天文观测基地的科学指标。读冷湖镇位置示意图、冷湖气候资料图,完成11~13题。 11.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 (  ) A.唐古拉山脉西部 B.祁连山脉东部 C.柴达木盆地西北部 D.昆仑山脉西部 12.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成为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①气温低 ②晴天多 ③空气稀薄 ④大气污染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图中三江源地区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 A.岩溶地貌,地形崎岖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D.沼泽密布,细草如毯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共24分) 14.(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地区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材料二 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 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 (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      (地形区),生活在该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2分) (3)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4)地理兴趣小组对三江源地区的开发、利用、保护提出了下列建议: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②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综合考虑,需优先选择的建议是     (填序号),并叙述其理由。(3分) (5)受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该区域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 15.(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茶马互换而形成的交通要道。暑期成都的几位旅游爱好者徒步茶马古道游。C省级行政区域是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