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下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中外经典童话为主题,本单元有两条语文要素,阅读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习作要素为“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这篇课文节选自原著的开头,是一篇常人体童话,童话故事的奇妙藏在奶奶讲的故事之中与主人公王葆的幻象之中。作为单元首篇课文,它承载着学习要素的关键作用,要为后续学习提供方法迁移、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作为原著的开头,它也寄托着激发整本书阅读兴趣的重要任务。 因此,本课统整单元教学内容,以“课后习题”为线串联教学内容,以《语文作业本》表格搭建要素学习支架,在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思考,品味童话的奇妙,为单元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在朗读中产生奇妙的童话体验,感受文章的奇幻色彩,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根据奶奶讲的故事内容展开想象,大胆进行创编,发展想象力与表达能力,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童话的奇妙。 思维能力:根据文中的描述想象画面,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体悟情感,感受真善美的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能随文想象画面,根据已有的故事内容展开想象,尝试创编,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借助《语文作业本》表格,梳理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发现故事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的内容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感受童话的奇妙。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投身创编大赛 1.回顾旧知: (1)游戏激趣:看图片,猜故事。(出示课文插图) (2)联系三上册第三单元学习经验: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感受了童话丰富的想象,还尝试了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2.单元导入:今天,我们将再次来到童话的王国,放飞想象的翅膀,参加有意思的童话创编大赛。这节课,咱们先一起来挑战第一关!———创编宝葫芦的故事。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阅读经历,有效唤醒已有知识经验,并通过创设单元学习主题,让新旧信息建立有效连接,提高学习效率。】 二、整体感知,初识人物形象 1.出示学习提示一,开展自主读。 2.字词句挑战过关。 *第一组:介绍 声明 妖怪 规矩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正音“规矩”:当“矩”和“规”连在一起时读轻声。 (3)跟老师读,巩固读音。 *第二组:幸福 劈面 拽住 撵上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师提问:“劈面”这个词语比较难理解,我们可以试着把它放到句子中去,再想一想,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劈面”是迎面的意思)。 (3)带着理解再练读词语。 *长句子: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指名挑战朗读。 (2)请学生讲解多音字“冲”。 (3)小结:对于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就能明确它的读音了。咱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 (4)指导书写“舔”。 3.交流问题:课文围绕“宝葫芦”都写了什么呢? (1)指名交流。 预设1: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追问: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这个意思写的呢?(第5-17自然段) 预设2:王葆幻想自己能得到一个宝葫芦。 追问:哪些自然段表达了这个意思呀?(第18-21自然段) (2)追问:那么课文第1-4自然段又在写什么呢? 预设:王葆的自我介绍 4.播放课文录音,初识王葆。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课前自学的基础上。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也有了课前预习的习惯,生字词的读音问题一般都能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完成,但是对于部分多音字和难读字也有读不准的可能,因此有必要进行生字词朗读的检测和正音指导。】 三、巧用表格,探寻故事奥秘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