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0758

第十六单元 第55讲 食物生产、劳作方式与商业贸易(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133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六,课件,一轮,历史,高中,2026届
    第55讲 食物生产、劳作方式与商业贸易 一、选择题 1. (2024·山东聊城期末)原始农业产生之前,采集食物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的恩赐。就算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时候,狩猎采集的族群也会限制自身的人口,防止超出领地所能承受的人口的极限。据此判断,推动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险恶 B.人口增长的压力 C.领地范围的狭小 D.劳动效率的低下 2.(2024·广东梅州一模)下图分别是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壁画中发现的2 000多年前的圆形面食“古罗马披萨”和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的4 000年前用小米粉制作的面条。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 A.物种交流促使饮食文化趋同 B.丝绸之路改变罗马生活方式 C.早期文明的独立性与相似性 D.罗马帝国是麦类作物原产地 3.(2024·陕西西安摸底)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4.(2024·福建检测)20世纪以来英国民众食品结构发生变化,1894—1899年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千克,到1928—1934年降为134.7千克,二战后则不足92千克。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20世纪后英国(  ) A.殖民地市场日益萎缩 B.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C.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D.在战争中削弱了实力 5.(2024·陕西咸阳期末)法国历史学家保尔·芒图(1877—1956)指出:“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其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B.动力革新改变工业生产布局 C.工厂制是机械化的必然产物 D.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的必然性 6.(2024·贵州六盘水期中)18世纪下半叶以后,工人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对于机器的性能、构造、运行原理以及修复、维护的方法是必须熟悉掌握的,因而最起码的读写能力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初步的几何知识和机械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B.工人政治觉悟提高 C.民众学习意识增强 D.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7.(2024·吉林期末)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就是要使机器“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行动”,其中的“行动”应广义地理解为采取行动,或制定行动的决策,而非肢体动作。这说明人工智能立足于(  ) A.发展尖端科技 B.解决实际问题 C.改善人类生活 D.提高生产效率 8.(2025·河南濮阳质检)古代两河流域人工水道的开掘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当时其主要作用是泄洪和灌溉田地。当地人不断改进人工灌溉技术,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用火烧砖垒砌水渠并使用沥青充当粘合剂。材料所述做法(  ) A.首创了水渠的粘合技术 B.巩固了权贵的社会地位 C.推动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D.捍卫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9.(2025·山西长治监测)在古亚述长途贸易交易中记录了一种神秘的“来自天上的金属”,有学者认为是铁或陨铁;有文献提到,在敬献给女神的珠宝中,有这种金属制成的耳环和杯子;20世纪土耳其考古队在卡尼什城发掘出了两枚制作精美的黄金与铁合制的发簪。这些材料能够说明当时(  ) A.铁主要用于制作生活器皿 B.亚述冶铁技术产生并发展 C.亚述制造的铁器质地优良 D.铁器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 10. (2024·江苏扬州期末)中世纪西欧的君主常把香料当作薪俸发放给朝臣,或作为贵重礼品互相赠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