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1609

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37659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18课,冷战,国际格局,演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冷战兴起——— 两极格局形成 1 冷战发展——— 多极力量成长 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瓦解 2 3 目录 CONTENTS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1947年“杜鲁门主义”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 1991年苏联解体 20C上半叶 第七单元 欧洲为中心 的国际格局从动摇到终结 20C下半叶 第八单元 美苏两极格局演变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1C至今 第九单元 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单元联系】 VS 冷战 第三世界 第18课 第20课 第21课 第19课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第八单元】 时空坐标 1945 1946 1947 1949 1955 1961 1967 1989 1991 雅尔塔体系确立 冷战进程 国际格局演变 两极格局奠定基础 两极格局形成 二战结束 美苏对峙 铁幕演说 吹响信号 杜鲁门演说 冷战开始 北约 华约 不结盟运动 欧共体成立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出现 两极格局瓦解 冷战结束 战争真的远去了吗? 1945年9月/重庆 二战中的美苏携手相助,共同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然而美国驻苏联参赞乔治·凯南却说:“战争才刚刚开始”(1945年) 冷 战 1945年9月/纽约“胜利之吻” 新课导入 概念解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 冷战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领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科技手段:美苏采取的除直接交战即“热战”之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国际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两极格局指的是冷战时期,以美苏两极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及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与局面。 一、冷战的兴起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冷战的背景 材料: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缔结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后,建立了以美苏两大国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材料:“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材料: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 材料:斯大林1946年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②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③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自由的帝国 民主的帝国 资本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 自由竞争的经济体系 两党制 自由 资本主义是结束地球上暴政的唯一途径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 政府主导的经济体系 一党制 民主 共产主义是解放人类的必要条件 一、冷战的兴起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冷战的背景 经济: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军事:武装部队300万,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