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 “新和谐公社”蓝图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打冬宫 情景导入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知道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任务: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什么是列宁主义?为何能形成?有何意义? 1.概念: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于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是社会民主党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因此也称布尔什维主义。其主要内容包括帝国主义理论—一国胜利理论—新型政党理论—革命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 2.背景: 经济: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阶级:工业发展造就了第一代产业工人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的尖锐 组织: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 思想: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主观:列宁将理论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3.意义: 历史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 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 实践意义:无产阶级革命强大的思想武器。 【史料阅读】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 年开始的。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四卷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要首先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如何发展?帝国主义理论-一国胜利理论-新型政党理论-革命阶段与策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材料一: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美)莫斯《俄国史》 1、小农经济占优势; 2、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3、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远远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经济基础: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1.革命爆发的背景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三: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9万多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 ———《大国崛起》 战争期间工人的罢工情况: 时间 罢工次数 参加人数 1914.8———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7次 100万 国际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卷入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