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程导入 达达尼尔战役的结束意味着大战的第二大阶段告终。在陆地上除了消耗战之外我们一无所获,不仅军队筋疲力竭,国家也一样。打仗不仅没有战略指导,而且战术也难得运用;只有因交换生命而越来越衰弱地陷入单调的衰竭的双方,而且双方只有成倍增加武器来更快地消耗它们衰竭的力量。绵延不绝的战线现在不仅从阿尔卑斯山脉延伸到海边,而且横贯巴尔干半岛、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现在军事艺术的唯一表现就是老实、简单、一直向前的正面进攻,以及单纯的“杀德国佬”的口号,让那些勇敢的血肉之躯扑向铁刺和机枪。最后的结局是,三年之后,一大批身着制服的、曾经在僻静的办公室里沾沾自喜地操纵这场令人敬畏的战争的官员们,将胜利献给自己精疲力竭的国家,此时,这个胜利对胜利者来说只是比失败者的灾难小一点而已。 ———摘编自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宣中老王 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程标准: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拉丁美洲完全处于 欧洲列强的统治之下 柏林会议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 鸦片战争之后 列强侵入中国 殖民体系基本形成 18 世 纪 20 世 纪 初 19 世 纪 19 世 纪 中后期 15 世 纪 末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拉开序幕 财富之线与罪恶之线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的反帝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和国际关系变化的全局相联系的。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世界革命运动迅速地发展到一个新的高潮。资本主义国家汹涌澎湃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亚非拉持续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国内外敌人、发展社会主义革命的激烈斗争,汇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世界革命潮流。它标志着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世界革命时期的结束和新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时期的开始。 ———《国际关系史》 客观原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列强暂时放松侵略;一战后列强的卷土重来以及1929年后转嫁经济危机,激化了矛盾;十月革命胜利,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 根本原因:亚非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思想原因:西方民族主义思潮传播,马列主义传播,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1.中国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运动。 2.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 3.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5.印度人民反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4.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主要事件 地 区 事 件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1.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 2.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1924—1927.7.15):①北伐战争( 1925建立广州国民政府→1926-1927武汉国民政府 );②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3.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继续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 1.1920,印尼共产党成立。1926—1927 印尼共产党(无产阶级)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遭到镇压而失败,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印尼共产党斗争失败后转入地下活动; 2.1927年,印尼苏加诺等成立民族党(资产阶级性质),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大批民众转向民族党,开始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 印尼民族大起义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曾为此发表专文,对印尼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表示深切的同情。 变化:领导者从无产阶级变为民族资产阶级; 斗争方式从武装起义到采取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三阶段)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