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3 保障财产权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统编版)七年级 下 01 议题一:压岁钱“风波” --法律如何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议题二:水稻的“抉择” --法律如何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02 总议题: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 03 04 议题三:照片侵权案 --法律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议题四:遗产纠纷案 --法律如何保护继承权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道德素养: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法制观念: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健全人格: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责任意识: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新课导入 思考:太乙真人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 财产权 1.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 2.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有什么重要意义? 3.法律为什么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知识产权的含义、内容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要求 5.遗产继承的方式及次序有哪些? 6.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 自主预习 压岁钱“风波” --法律如何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探究与分享 情景一:一天,李女士拿着儿子的压岁钱来到手机店,打算给儿子买个新手机。可到了店里准备付钱时,这才发现压岁钱“不翼而飞”。李女士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公安局报警求助,公安机关通过调取附近监控视频发现拾得现金的为赵先生。民警多次找到赵先生要求其返还拾得的钱款未果,李女士一气之下遂将赵先生告上法庭,要求其返还不当得利的5000元。 思考:(1)压岁钱是谁的? 财产的分类(P89相关链接) 探究与分享 人民法院的警官告诉赵先生:根据《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若拾得人侵占遗忘物,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赵先生终于承认拾得了李女士的5000元,当场加了李女士的微信转账还了回去。 思考: (2)有人认为捡到就是我的了,凭什么让我还。请你评价该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财产所有权、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②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 情景二: 李女士拿着失而复得的钱买了一部手机,送给儿子李明。 请问这部手机是小明的财产吗? 他可以怎样使用这部手机? 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的内涵: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事情 收到手机 他用手机给朋友打电话 将手机租给同学使用获得了租金 他把手机送给了表弟 财产所有权 占有 使用 处分 收益 探究与分享 ①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②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有什么重要意义?(保障财产权的原因) 小试牛刀 我买了一台电脑,放在书房里 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 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房 我把电脑卖给别人 (占有权)放家里、放包里、放身上 判断下列情形属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