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2201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85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吉林省,答案,试卷,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高二历史4月考 一、单选题(本部分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儒学迎合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B. 儒家学者对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 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D. 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 2. “迎紫姑”为荆楚等地民俗。南朝《异苑》载,正月十五夜百姓“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占众事,卜未来、蚕桑”。据此可知,“迎紫姑”习俗( ) A. 呈现政治教化特征 B. 反映女性地位提高 C. 具有世俗功利色彩 D. 推动南方地区开发 3. 唐以来,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可于门前列戟以示荣耀。宋太祖开文庙列戟之先河,在孔庙两侧列戟16支。这一做法意在( ) A. 彰显政权的合法性 B. 贯彻以文御武方针 C. 传递尊儒重文理念 D. 宣扬武统华夏之功 4.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废除旧历,普用国历”。然而普通民众乃至自命为知识分子的人也“随俗浮沉,不作除旧布新之念”。各种消费、娱乐、交往、祭祀等活动均依旧历进行。这主要缘于( ) A. 国民政府政令缺乏强制性 B. 西学的科学性值得推敲 C. 民众文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D.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底蕴 5. 下表是明清时期的相关史料。这反映了当时( ) 内容 (一) 崇祯元年进士刘之纶,原为四川贫农,读书时在座位上铭刻“必为圣人”以自鼓 (二) 清朝水师提督彭玉麟的父亲认为穷人要改变社会地位,必须研究儒家经典 (三) 当一位富裕的商人之子资质不好时,会选择好学的邻居孩子做未来的女婿,并给予资助 A. 政府强化对社会的控制 B. 社会坚守传统价值取向 C. 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D. 商人实际社会地位提升 6. 19世纪末,面对华洋商业纠纷处断不公问题,郑观应提出,清廷应聘请“外国上等有名大律师”,参酌西法专门制定中西交涉则例,并汇编交涉案例,将之适用于通商口岸。由此可知,郑观应主张( ) A 让渡部分司法主权以保护商利 B. 用法律手段解决中外商业纠纷 C. 将中国法律制度融入英美法系 D. 在中外交涉中应遵循程序公正 7. 古代两河流域的借贷行为有文字合同,在泥板文书中标明债权人、债务人、数量、时间、期限、利率与罚息等事项,而且一般列举多位证人,用途也基本分成两大类即生活消费和投资,且在生活消费类借贷中,明显具有扶贫的特征。这反映了两河流域( ) A. 法律体系较为完备 B. 关注百姓生活状况 C. 借贷行为较为规范 D. 政府保护私有产权 8. 某古代文明被称为“美洲的罗马”,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还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他们没有文字,在绳子不同地方系上类型不同、颜色各异的结,用于记帐或记述重要事件。该文明( ) A. 建立起官僚体系,强化国家综合治理 B. 发明了“浮动园地” C. 采用二十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 D. 与外界交流相对频繁 9. 史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我们了解历史,尤其是早期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下列史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吉尔伽美什》 ②《荷马史诗》 ③《摩诃婆罗多》 ④《罗兰之歌》 A. ①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诗,反映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情况 B. ②是古代罗马文学的早期代表,成为后世西方文学的重要题材 C. ③是反映古代埃及人民生活和文化成就的文学作品 D. ④属于②其中的一篇,以楔形文字的形式保存留世 10. 公元前118年托勒密八世颁布法令: “埃及人若以希腊语契约与希腊人达成协议,则在巡理法官处支付和接受赔偿;但凡是以埃及语签订契约的希腊人,均在当地法官处依据当地法律支付赔偿;巡理法官不得包揽埃及人之间的诉讼,而要让这类诉讼在当地法官处依据当地法律审理。”这主要反映了( ) A. 北非等地的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