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2384

阅读表达(含解析)-备战2025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上海)

日期:2025-05-12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5682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素养,特训,题型,重难,拔高
    阅读表达 备战 2025 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 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 【预测分析】 一、重难点解析 1、题型多样性与能力综合要求 细节题(占比 50%+):需精准定位原文信息,但干扰项设计隐蔽(如偷换主语、时态混淆)。 推理题(20%+):需结合上下文逻辑链推导隐含信息(如人物动机、作者态度),易因主 观臆断失分。 开放性试题(10%+):要求基于原文合理发挥(如建议类、观点类问题),需平衡逻辑性 与创新性。 翻译题(10%):划线句子多为复合句(含定语从句、被动语态),需拆分结构并转换语序。 2、语言难度与文本特征 长难句占比提升:复合句(如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插入语、被动语态增多,需拆分主干(主 谓宾)理解。 跨学科词汇:科技(AI、算法)、环保(碳中和)、文化(非遗)类术语出现频率增加。 文化背景依赖:中西习俗对比、传统节日等题材需常识辅助理解(如端午节与屈原关联)。 3、高频易错点 信息误判:未区分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如混淆“原因”与“结果”)。 语法错误:时态不一致(原文过去时→答案未用过去式)、单复数错误(如“suggestions”漏 写“s”)。 逻辑断层:未关注转折词(but/however)或因果词(therefore)导致推理偏差。 二、解题步骤与技巧 1、审题定位(1 分钟) 划关键词:疑问词(what/why/how)、核心名词/动词、数字/专有名词。 预测答案类型:细节题(直接抄录)、推理题(逻辑词+原文线索)、开放题(观点+依据)。 2、信息提取与加工(3-5 分钟) 细节题: 直接定位法:按段落顺序查找,匹配关键词(如时间、地点)。 同义替换识别:如原文“reduce screen time”对应题目“limit device use”。 推理题: 逻辑链推导:分析上下文因果(because)、对比(however)、举例(for example)关系。 情感态度推断:通过形容词(positive/negative)、副词(fortunately/unfortunately)判断作者 立场。 开放题: TAP 模型:紧扣主题(Topic)→ 具体行动(Action)→ 明确目的(Purpose)。 示例:问题“How to protect traditional festivals ” → 答案“Promote cultural activities in schools to enhance awareness.”。 3、语言转换与规范作答(2 分钟) 语法准确性: 时态一致:原文过去时→答案用过去式(如“started”)。 词性转换:名词→形容词(如 tradition→traditional)。 简洁完整: 疑问词引导:What→答名词/动名词;Why→答 because 从句或不定式目的状语。 避免冗余:删除无关修饰词(如“very”“really”)。 4、复查与修正(1 分钟) 逻辑验证:代入答案检查是否与原文矛盾(如时态、人称)。 标点与格式:首字母大写、句尾加句号,翻译题注意中英文标点差异。 三、2025 年命题趋势预测 1、选材方向 实用类文本主导:校园通知、活动安排、科普短文占比 60%+,需关注信息筛选能力。 跨学科融合:科技(AI 伦理)、环保(垃圾分类)、文化(中西节日对比)类文本增加, 需积累主题词汇。 2、题型创新 多模态文本:图文结合(如广告海报+说明文字)考查信息整合能力。 批判性思维强化:增加评价类问题(如“是否同意作者观点?为什么?”),需结合文本与常 识论证。 3、高频考点 细节题: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直接信息。 推理题:隐含态度(如作者对科技的担忧)、事件影响(如环保措施的效果)。 翻译题: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如“The book which I borrowed is interesting.”)。 四、备考策略 1、词汇与语法强化 高频词分类记忆:按主题整理科技(algorithm, renewable energy)、文 化(dragon boat, Peking Opera)词汇,搭配例句。 长难句专项训练:每日精析 2-3 个真题长句,标注主干与修饰成分(如定语从句)。 2、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