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第讲 固体、液体与气体 (对应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相关内容及问题) 第二章第1节阅读“状态参量与平衡态”和“热平衡与温度”这两部分内容。 第二章第2节[练习与应用]T2。 提示:T2大。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体积一定时,分子数密度相同,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平均速率越大,气体压强越大。 第二章第3节阅读“理想气体”这一部分内容,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其内能一定增大吗? 提示:一定增大,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理想气体无分子势能。 第二章第3节阅读[拓展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这一部分内容。 第二章阅读“4 固体”这一节内容。 第二章阅读“5 液体”这一节内容。 第二章[复习与提高]A组T7。 提示:根据题图中状态A、C对应点的p、V坐标,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 第二章[复习与提高]B组T5。 提示:状态A到状态B为等压变化;状态B到状态C为等容变化。 考点一 固体和液体 一、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和非晶体 分类 比较项目 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 多晶体 天然外形 规则 不规则 不规则 熔点 确定 确定 不确定 物理性质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各向同性 原子排列 有规则 每个晶粒的排列无规则 无规则 转化 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再凝固成的石英玻璃是非晶体 典型物质 石英、云母、明矾、食盐 玻璃、橡胶 2.晶体的微观结构 (1)如图所示,金刚石、石墨晶体的晶体微粒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在空间排列。 (2)晶体特性的解释 现象 原因 具有天然规则的外形 晶体微粒有规则地排列 各向异性 晶体内部从任一结点出发在不同方向的相等距离上的微粒数不同 具有异构性 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的规则在空间分布,如碳原子可以形成石墨和金刚石 二、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1.液体的表面张力 (1)概念:液体表面层内存在的使液体表面绷紧的力。 (2)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跟液面相切,且与分界线垂直。 2.浸润和不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这种现象叫作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这种现象叫作不浸润。如图所示。 3.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三、液晶 1.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液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晶体分子的规则排列的性质。有些物质在特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具有液晶态;另一些物质,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具有液晶态。 2.构成液晶的分子为有机分子,大多为棒状,其棒长多为棒直径的5倍以上,由于这种长棒状的分子结构,使得分子集合体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趋向分子相互平行排列。 3.在低温时液晶会凝固成结晶态(如图甲所示),不仅分子的取向是有序的,而且分子重心的位置也是有序的。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中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使分子重心位置的有序性消失,转为液晶态(如图乙所示)。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分子取向有序性也消失,完全进入无序的状态,变成液态(如图丙所示)。 4.分子取向排列的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具体地说,沿分子长轴方向上的折射率不同于沿短轴的。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液晶分子长轴的方向成不同夹角时,液晶对光的折射率不同。 5.天然存在的液晶并不多,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 6.应用:显示器、人造生物膜。 1.有无确定的熔点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比较准确的方法。( ) 2.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 3.船浮于水面上不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