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4050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含解析)

日期:2025-05-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409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选择性,解析,思维,逻辑,必修,分析与综合
  • cover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大食物观要求我们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这体现了辩证思维中的( ) ①坚持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 ③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按照综合的结果指导事物新的分析 ④将认识对象的各部分、要素按照固有的联系统一起来进行考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马克思曾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青年人!你要尽情地弹唱,你要主宰着沉默无言的海洋,你一定怀有远大的志向,你那颗跳动的心儿是多么高尚。”对上述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观点 分析 ①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是在对青年综合性认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青年的特征 ②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奋斗二字中。 启示广大青年要有理想、肯奋斗,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③ 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可以推理得出“不经历奋斗,就一定不能实现民族复兴” ④ 你要尽情地弹唱,你要主宰着沉默无言的海洋。 体现出基本单元的形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题为《夜雪》的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全诗的每一句都紧紧围绕《夜雪》这一主题,却没有一句表明作者亲眼看到夜里在下雪,而只是通过对一系列相关事物的感知来推知夜里下过大雪这一客观事实。这首诗( ) ①运用综合思维分别从不同方面来反映“夜雪”这一现象 ②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描绘“夜雪” ③用“衾枕冷”“窗户明”等体现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④通过“折竹声”等判断“夜深雪重”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水稻杂交研究中,我国胡培松院士团队的研究人员分别研究了带镉调控基因和带砷调控基因的水稻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水稻进行杂交,获得了镉、砷同步超低积累且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杂交稻品系。从这一研究历程可见( ) ①科学家通过运用结构综合的方法培育了新品种的水稻 ②对携带不同基因水稻的研究是培育新品种水稻的先导 ③科学家运用分析方法,将被考察要素抽取出来进行研究 ④关注两种水稻的内在联系,能把握其整体性与本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民族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伟业。从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因素看,黄河上游水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泥沙淤积。为此,上游应重点实施水源涵养工程,中游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下游则需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黄河”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外延相同 ②将黄河称为母亲河是对黄河和母亲进行了功能类比 ③“保护黄河是事关民族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伟业”不是直言判断 ④根据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特征分类施策才能协同推进黄河治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一系列增量政策支持下,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增长明显,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汽车制造业增长17.7%,电气机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