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4147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课件+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108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发现,组合,课时,自由,人教,杂交
    PAGE 课时跟踪检测(三)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理解·巩固·落实]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2)F1(YyRr)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数量之比为1∶1。(×) (3)形成配子时,决定同种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方式有9种。(×) 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解析:选D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下列有关孟德尔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 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比例都接近3∶1 C.F2的性状表型有4种,比例接近9∶3∶3∶1 D.F2中雌雄配子组合方式有4种 解析:选D 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与亲本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不同,A正确;F2中,黄色∶绿色接近3∶1,圆粒∶皱粒接近3∶1,B正确;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接近9∶3∶3∶1,C正确;F2中雌雄配子组合方式有16种,D错误。 4.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是显性,短毛(D)对长毛(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兔(BbDd)杂交后产仔26只,其中黑短9只、黑长3只、褐短10只、褐长4只。按理论推算,兔甲的表型应为(  ) A.黑色短毛        B.黑色长毛 C.褐色短毛 D.褐色长毛 解析:选C 可以利用分离定律进行分析,首先考虑毛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黑(9+3)∶褐(10+4)≈1∶1,所以兔甲的毛色基因型应为bb,表型为褐色。再考虑毛长度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短毛(9+10)∶长毛(3+4)≈3∶1,兔甲毛长度的基因型应为Dd,表型为短毛。因此兔甲的表型是褐色短毛。故选C。 5.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不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的选项是(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D.应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解析:选C 选项A、B、D均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选项C不能作为其成功的原因。因为无目的、无意义的大量的实验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也反过来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6.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出现4种表型,且比例约为9∶3∶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完全显性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数量相等,各有4种类型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9种组合方式 D.F2中与亲代表型不同的新组合类型占3/8 解析:选A 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相同,但数量不相等,B错误;F1产生的雌雄配子有16种组合方式,C错误;F2中与亲代表型不同的新组合类型占3/8或5/8,D错误。 7.AABB和aabb杂交得F1,在F1自交后代的所有基因型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A.4∶5 B.1∶3 C.1∶8 D.9∶7 解析:选B 由分析可知,F1自交后代的所有基因型的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