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园地 第2课时 第1课时 如何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 《芦花鞋》 《我们家的男子汉》 《小英雄雨来》 交流平台 《小英雄雨来》全文有六个部分,每部分前标有序号,故事内容基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在阅读时,按顺序理清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家的男子汉》每部分都拟了一个小标题,小标题实际上概括了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抓住小标题即可掌握全篇概要。 《芦花鞋》各部分间采用了空行的方式,对各部分内容的把握是一个提醒。 这样,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我也要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我在阅读过程中,有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想想讲了什么。 有时我忘记了前面的一些内容,就再返回去看一看。 ◎列小标题抓主要人物与情节,连缀各部分主要 意思把握内容 ◎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做好批注 ◎瞻前顾后,解决疑惑,加深印象 ◎猜读(预测),以问导读……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chǔ 词句段运用 悬梁刺股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有时候读书到了三更半夜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过来,再继续读书。经过刻苦学习,后来他终于成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奋发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过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后来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的匡衡很喜欢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白天必须下地干活,只有晚上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很着急。有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走去一看,原来 是邻居的灯光从墙缝里透过来了。这不就是光吗?匡衡于是把墙缝挖大,就这样借着透进来的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有一名进士叫杨时。一次,他去拜见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当时的大学问家程颐。但是他到老师家后,从窗外看见程颐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不忍心打扰,于是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老师醒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没有走,还是在雪中站立着。过 了一会,雪下了有一尺厚了,程颐醒了过来,他才走进屋内。程颐说那个时候仿佛看见了一个雪人。后来杨时也成为了闻名于世的大学者。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手不释卷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孙权以自己为例,告诉他只要想学,时间总会有的。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手不释卷,最后成了吴国的主将。“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再照样子改写后两个句子。 小泥鳅 小鸭子 雨来 调皮、动作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