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6982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3张PPT+视频)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49723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视频,PPT+,33张,课件,文化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知道辽宋夏金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改进、应用与 传播。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天文、理学、文学和史学成就。 2.通过学习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原因。 3.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感受中国先贤们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向,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目标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1.雕版印刷术的推行 辽宋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敦煌发现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卷首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壹 材料二: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材料一: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很少再被使用。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弊端。 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材料三:一个版1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刻制了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时一激动,最后一个字刻坏了,前功尽弃。。 结合视频说说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 ①省工省时省料 ②重复率高, ③死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 活字印刷术是 匠人 发明的 北宋 毕昇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元朝 泥活字 木活字 北宋、西夏 元朝王祯 元朝中期 锡活字 转轮排字法 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13世纪 传入朝鲜半岛 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材料一:宋代印刷术普遍应用,大量图书得以刊印,进而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学者罗伯特 ①加快图书普及,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②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课本在图上标注印刷术的外传,结合材料分析其影响? 1450年前后,德国的 古登堡受中国活字印 刷的影响,用合金制 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 用来印刷书籍。 4.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意义 战国时期 北宋前期 北宋末期 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司南 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罗盘 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阅读课本77页,梳理不同时期指南针的发展变化。 司南(模型) 罗盘 辨别方向,利于远航 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作用? 指南针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贰 1.指南工具的发展 指南针的传播 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传播: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又把指南针传到了欧洲。 根据材料归纳指南针的影响? 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2.指南针的意义 火药的发明 开始于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