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布拉诺岛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是水城威尼斯“辨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原因是岛上的房子都被刷上了鲜艳的颜色,被誉为“上帝的调色盘”。地方政府规定岛上的居民必须每年为他们的房屋粉刷一次,这也成为了当地人的狂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小岛居民上千年前就把房屋涂成明亮的颜色起源于( ) A. 旅游发展 B. 打渔为生 C. 宗教信仰 D. 房屋加固 2. 地方政府要求每年粉刷的主要目的是( ) A. 服务游客拍照 B. 引导居民狂欢 C. 保持特色景观 D. 节省市政投资 研究分析河流的水沙变化对沿河地区的防灾减灾、港口航道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广西某河流近60年来受某极端天气系统影响的年份中,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和正常天气下的平均径流量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测该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热带气旋 D. 大陆高压 4. 由该河流对极端天气的响应可知其水系( ) A. 流域坡度小 B. 流域面积小 C. 流程长 D. 支流多 5. 2003年以来,该河流极端天气年份的水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可能原因是( ) ①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②流域内用水增加 ③全球性极端天气减弱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21年8月21-22日,陕西出现了当年最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秦岭北麓气象站7小时降雨量达82.2mm,日降雨量达101.9mm;秦岭南麓气象站5小时降雨量达202.1mm,日降雨量达224.1mm。本次降水过程无论是降水强度还是持续时间,秦岭南麓均强于秦岭北麓。如图示意2021年8月21日22时秦岭及周边地区850百帕风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相比秦岭南麓,秦岭北麓天气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偏高,气压偏低 B. 冷空气势力较弱 C. 地形阻挡引导暖气流 D. 地形平坦又开阔 7. 与秦岭南麓本次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关联较小的是( ) A. 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B. 暖湿气流更加充沛 C. 冷空气持续性南下 D. 局部植被覆盖度高 蒸散发是指液态水/固态水汽化的过程,包括植被蒸腾、冠层截留降水蒸发、土壤水分蒸发、水体蒸发和冰雪升华等,其时空变化监测及驱动力研究可为水资源的精准调控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由南向北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克里雅河中游流域年蒸散发量的多年平均值为569.13mm,近十年来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如图示意克里雅河中游流域2010-2022年均实际蒸散发量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影响该流域年蒸散发量空间分布格局的根本因素( ) A. 气温 B. 降水 C. 水源 D. 植被 9. 图中蒸散发高值区的蒸散发构成中占比最小的是( ) A. 植被蒸腾 B. 冰雪升华 C. 水体蒸发 D. 土壤水分蒸发 10. 导致近十年流域年蒸散发量波动下降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流域( ) A. 气温升高 B. 植被增多 C. 湿度增大 D. 降水增多 景迈山古茶树喜温、喜湿、喜弱光,当地居民创造性地采用“林下茶”方式种植古茶树。经过长期耕种,从山脚到山顶构成“河流—耕地—现代茶园—村寨—古茶林—森林”垂直景观(图1),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2示意当地等高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1. 景迈山村寨最可能位于图2中的(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2.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原因是( ) A. 生态环境优美 B. 种植方式独特 C. 茶林历史悠久 D. 古茶品质优良 13. 景迈山古茶林种植模式的优点是( ) A. 林下种植管理便利 B. 植被垂直结构单一 C. 自然资源充分利用 D.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太阳辐射分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