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一中 2025 届5月高考适应性月考 地 理 试 题 卷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海市是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人口要可持续发展,就要科学测算基于资源、环境、经济、服务等各项条件的人口承载力。下表为测算出的上海市2035年的部分人口数据。其中“可能—满意度”数值越高,人口发展状况越好。据此完成1~2题。 2035年上海市在不同可能-满意度下的人口承载力 单位:万人 分类 可能一满意度 0.9 0.8 0.7 0.6 城市资源 可用水量 2758 2825 2895 2967 用电量 2704 2784 2866 2950 环境生态 垃圾处置量 2851 2868 2885 2904 经济发展 GDP 2974 3001 3031 3063 城市建设 住宅建筑面积 2713 2762 2815 2872 公共服务 养老保险 2819 2864 2912 2964 1.阅读图表,上海市在2035年基于“可能—满意度”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容量分别为 A. 2704万 2872万 B. 2704万 3063万 C. 2974万 3063万 D. 2974万 2872万 2.下列措施中对提高上海市未来人口承载力贡献最大的是 A.加快经济发展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C.保护生态环境 D.提高资源供给 黄庄村是河南省某城市郊区的平原村落,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根据该村的种植比例、农户劳作时的出行距离抽象绘制出该村的农业区位示意图 (见下图)。近年来,受邻近城市城镇化影响,黄庄村人口外迁数量增加,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但对城市的供给服务增强,使得农业环带也随之发生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黄庄村各农业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带产品品质好,经济收益最高 B.混作带产品种类多,经济收益最高 C.蔬菜带农业投入多,离居住带最近 D.粮食带产品产量高,商品率最高 4.邻近城市城镇化水平提高,给黄庄村带来的变化是 A.土地地块细碎化 B.农业结构多元化 C.粮食带范围扩大 D.蔬菜带面积缩小 中老铁路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的电气化客货两用铁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设计时速为160km/h。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新城区,离中老铁路仅17km。开发区由中老两国政府主导建设,采取“项目建设+土地抵偿”模式进行开发,即中国提供建设用资金,老挝以土地开发收益抵消建设费用。据此完成5~6题。 5.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采取“项目建设+土地抵偿”模式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老挝建设资金不足 B.中国工程建设能力强 C.两国交通网络发达 D.老挝土地资源丰富 6.中老铁路修建为客货混运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A.设计时速低,运行安全系数更高 B.运输总量大,满足多元运输需求 C.运营成本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 D.沿线经济落后,对运输效率要求低 长白山北坡的垂直带谱是亚欧大陆东部温带山地的典型代表,林线发育良好,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理想地段。岳桦树耐寒、抗风,比某些针叶树种更能适应高山恶劣环境。在林线附近的苔原带内,岳桦树分布集群呈斑块状,被称为“树岛”,伴随树岛植物的生长, 当地微环境发生改变。下图为长白山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垂直自然带谱中的4、5分别对应的自然带为 A.低矮灌木带 山地针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C.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D.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8.与长白山林线作为气候变化研究理想地段关联最小的要素是 A.林线植被响应气候积极 B.林线植被发育良好 C.林线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D.林线植被典型独特 9.众多地理要素一起影响土壤养分,树岛中土壤养分含量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宁夏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干旱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