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7475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二 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练习(四)(考查范围:第四单元)(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2258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练习,单元,第四,范围,考查
    2024—2025学年度第二 学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练习(四) (考查范围:第四单元) 题号 一 二 成绩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 , 每小题 3分 , 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家有常业 , 虽饥不饿;国有常法 , 虽危不乱”的意思是 , 家中有固定的产业 , 虽到饥荒的年头不 会挨饿 , 国家有恒定的法律 , 虽有危难却不会灭亡 。这告诉我们 ( ) A. 法律能够保障家庭和谐幸福 B. 法律对国家治理有重要作用 C.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 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2. 下列图示说明 ( ) A.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 法律可以调整社会关系 C. 法律提升我们道德水平 D.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3. 李某在路上行走时被路过的违规车辆刮倒受伤 , 协商过程中肇事司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 , 无奈 之下李某调取监控录像取证 , 并将肇事司机告上法庭 。法院依法判决肇事司机应承担全部赔 偿责任 。从中看出 ( ) ①法律是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②法律能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③法律保障我们 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的社会生活总体实现了有法可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②一家 餐馆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 , 被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 ③学校开 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宣传活动 ④小明和同学们吃饭时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在打击违法犯罪的专项斗争中 , 各地依法摧毁了一批犯罪组织和集团 , 违法犯罪行为人人喊打 的舆论氛围加速形成 , 和谐法治的社会风气更加清朗 。材料表明我国法律 ( ) ①维护社会秩序 , 制裁违法犯罪 ②积极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③限制公民权利 , 维护国 家利益 ④与我们如影相随 , 相伴一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练习(四) 第 1 页 6. 2024年 8月 3 日 , 一名女游客在八达岭长城游览时 , 用钥匙在城墙上刻下名字 , 被其他游客举 报 。经核实 , 该游客对珍贵的历史文物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 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罚款并拘 留的处罚 。这一处罚 ( ) A. 通过打击犯罪维护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B. 促进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C. 有利于规范与引导社会公共文明行为 D. 体现了维护社会稳定是法律的唯一作用 7. 近年来 , 伴随着公益事业的迅猛发展 , 慈善行业也出现了各种新问题 , 如个人互助筹款平台乱 象等 。作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法治保障 , 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 2024年 9 月 5 日起施行 。这能够 ( ) ①完全消除公益事业中的问题 ②保护慈善行业团体的所有权益 ③促进公益事业健康有序 发展 ④助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下图漫画中的民法典能够对她们的疑问进行解答 , 这说明 ( ) ①民法典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②民法典能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 是“社会 生活的百科全书” ③人民群众婚姻中的合法权益受民法典保护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是以民法典为统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等法律中都设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法律条文 。这说明 ( ) A. 德治比法治地位更加重要 B.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C. 民法典能让所有人成为道德模范 D. 民法典能确保人民合法行使权利 10. 民法典告诉我们在民事活动中 , 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 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 , 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