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7502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1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23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解析,学案,特征,含义,思维
  • cover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一框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同课异构) 【学习目标】 1.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3.理解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问: 通过中国革命、国家规划以及建设的超前思维案例,增强对党和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 2.科学精神: 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特征以及超前思维的表现,培养善于反思、勇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培养超前意识,树立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 感受超前思维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要立足现实,勇于超前思维,用超前思维规划美好未来。 【重点难点】 重点:超前思维的含义、特征和表现。 难点:超前思维的特征。 【自主预习】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知识点1:超前思维的内涵 超前思维是在 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 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 ,运用合理的 ,判断事物 的思维方式。 知识点2:超前思维的表现 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 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 或者 ,而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知识点3: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1)超前意识的含义:超前意识是 的意识,是 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 的意识。 (2)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知识点1: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 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 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 , 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知识点2: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动的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创造 ,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 ,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 。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 ”的特征。 知识点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 ,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 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 ,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1]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病症显现出来再治疗已经晚了一步;安身立命主张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老子》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人们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体现的是什么样的思维形态 这种思维形态有哪些特点 [变式训练1]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问题探究2] 材料: 早在1987年,邓小平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