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8147

【通用版】2024-2025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学习防灾知识,普及防灾技能 课件 (共32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03299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防灾,知识,PPT,32张,课件,技能
  • cover
(课件网) 学习防灾知识 普及防灾技能 —2025年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班会— 前言 同学们,生命至上,安全为基。每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都是对生命敬畏的郑重提醒。地震、火灾、洪水……这些自然灾害可能突如其来,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掌握防灾知识,不仅是自我保护的“必修课”,更是守护生命的“护身符”。今天的班会,让我们一同学习防灾技能,筑牢安全防线,以知识为盾,为生命保驾护航。 目 录 一、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 二、地震篇 三、火灾篇 四、台风篇 五、泥石流篇 六、防灾减灾小知识 一、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全国防灾减灾日简介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铭记这场灾难,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防灾减灾日图标简介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全国防灾减灾日意义 防灾减灾是守护生命、社会与文明的基石。它以保护生命安全为核心,通过科学预防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同时,稳定社会秩序,避免因灾害引发的恐慌与混乱,为经济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此外,防灾减灾还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文明薪火相传。其意义深远,关乎每个人的幸福与未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二、地震篇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地震篇 地震(英文:earthquake),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时怎么做 室内 1.躲在坚固家具下。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头部、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2.寻找安全角落。如果没有坚固的家具可躲,也可以选择承重墙的墙角处,身体可紧贴墙根,头部尽量靠近墙面,用双手护住要害部位。 3.远离危险物品。远离窗户、玻璃门、吊灯等可能掉落或破碎的物品。 地震时怎么做 室外 1.远离建筑物。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广场、操场等,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2.避开危险区域。避免靠近山体、河流、桥梁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地震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注意周围环境。观察周围是否有其他危险,如火灾、漏电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地震后的自求措施 06 02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