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福田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生物(11 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 1-40 题,共 80 分,第Ⅱ卷为 41-43 题,共 20 分。全卷共计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 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2B橡皮擦 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域。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 I 卷(本卷共计 8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计 80 分) 1.科学家在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模型法 D.调查法 2.在观察校园生物的活动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观察记录表中有蜜蜂,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蟑螂,太恶心了,不记录了 3.毛泽东主席诗词以其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和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为人称颂,其中不乏对 生命现象的描述和赞美。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4.小红在户外登山时发现在有些岩石上有一些“斑点”,这些斑点有大有小,她不能确定这 些斑点是不是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些斑点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会动 B.这些斑点不是生物,因为岩石是不会长出东西来的 C.这些斑点不是生物,因为用肉眼观察它们看起来像泥土 D.这些斑点是生物,因为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它们具有细胞结构 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 儿童、黄蝶、菜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作用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初一生物 第 1 页,共 8 页 6.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图中操作流程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7.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在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目镜的相对位置应该是( ) A. B. C. D. 学习了显微镜的知识后,小晋同学自制了显微镜模型(如下图),并利用该模型观察了人 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8-9 小题。 8.上图中,可伸缩支架可通过较大幅度的升降来调节水滴 与标本之间的距离,这相当于显微镜的哪一结构( ) A.目镜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 9.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视野过亮,为了 便于观察,可进行的操作是( ) A.更换为小倍数的放大镜 B.降低外界光线强度 C.将平面镜换为凹面镜 D.增大标本与水滴之间的距离 10.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下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 A.装片 装片 B.装片 目镜 C.目镜 目镜 D.目镜 装片 11.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 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③一②一④一① B.④一③一②一⑤ C.⑤一④一②一① D.③一④一②一① 初一生物 第 2 页,共 8 页 12.植物煮水染布是常见的古老染布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将栀子果或其他植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