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可参与光合作用 D.不支持燃烧 2.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 A.无色 B.红色 C.紫色 D.蓝色 3.[2024·辽宁]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作燃料 B.参与光合作用 C.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增雨 D.制碳酸饮料 4.[2024·青海]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发展火力发电 B.积极植树造林 C.开采化石燃料 D.露天焚烧垃圾 5.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B.软塑料瓶变瘪 C.石蕊溶液变红 D.气球上浮 6.[2024·盐城节选]我国向世界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排放量和转化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1)CO2排放量增加可能引发的后果有 (填字母序号,下同)。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极端天气频发 C.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 D.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 (2)空气中的CO2主要来自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 7.如图是实验室制汽水的配方。为了检验汽水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小燕和小苗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小燕:取汽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 。 小苗:振荡汽水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以上两个方案中,我认为 (填“小燕”或“小苗”)的方案是正确的。 8.(化学观念)[2022·济南]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新技术,该技术通过CO2汽化吸热完成制冰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CO2属于氧化物 B.液态CO2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制冰过程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变 9.(科学探究与实践)为了验证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瓶内气压会减小 B.步骤②中倒液体时,试管不应倾斜 C.步骤③中溶液变为红色 D.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10.(科学态度与责任)[2023·福建]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15%。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对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和相应结果处理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 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置于教室一段时间进行测定 C.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0.28%,说明二氧化碳浓度超标 D.为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教室应多通风换气 11.(科学探究与实践)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A中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B中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原因是 。 12.[2024·苏州节选]用下图装置进行CO2相关性质研究。 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装置,观察到现象: 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 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 (1)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是: 、 。 (2)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加热一段时间,纸花重新变成紫色,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A 6.(1)ABCD (2)AB 7.变红 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小苗 8.B 9.B 10.B 11.(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