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8927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2238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2019,必修,一册,牛顿,第一
  • cover
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是物理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第1节,这节课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为牛顿三大定律之一,主要内容有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质量是惯性量度等知识点。该定律所包含的意义深刻,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特别是该定律的获得过程包含宝贵的科学方法和值得后人借鉴的科研精神。因此高中阶段重新再学该课,仍十分有必要。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主要涉及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质量是惯性量度等知识点。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学习对于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等内容均已经熟悉,如果简单地重复初中的学习,甚至直接花十分钟时间回忆一下,学生们肯定觉得乏味,甚至认为物理课本编排得不负责任,初中都已经学过了,为何还花这么多篇幅。我们认为教材在此处再次设计牛顿第一定律,除了知识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定律获得过程所包含的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家们的科学精神。 三、设计思想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学习对于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等内容均已经熟悉,我们一直在思考,他们到了高中阶段再学这节课老师们该给学生什么呢?我们学校的教学习惯,喜欢带学生回到问题的最原始阶段,一起经历定律得到的过程,所以我们当时一致认为这个定律的获得过程所涉及到的一些方法是相当有代表性的,对于学生终生学习物理相当有用。另外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个知识点是新的,我们的基本理念就是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现象背后的规律。故此对于这节课就确定了两个重点: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和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带着学生回到问题产生的原始过程,上课过程一起经历伽利略的研究过程,感悟其研究方法,上完这节课学生会觉得是自己发现了这个定律,自己找到众多惯性现象的共同衡量尺度-惯性;并且能体会科研的魅力与艰辛,培养敢于坚持真理、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产生获得知识的成就感,激发求知的欲望,有助于帮助学生自我再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理解惯性概念,惯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由本身质量量度; 3.回顾亚里斯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及牛顿等物理学家的科研过程,经历感受他们的研究方法;重点感悟伽利略的物理方法; 5.从物理学家们身上看出科研的魅力与艰辛;体会他们为探索真理而孜孜不倦,激发学生共鸣,产生求知欲望; 6.培养敢于坚持真理,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7.能不被一些表面现象迷糊,明白“眼见不一定为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获得的过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家特别是伽利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经典的研究方法和值得后人借鉴的科研精神;牛顿第一定律内容、质量是惯性的量度等知识点。 (二)教学难点:质量是惯性量度的引导过程。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纸飞机引入与历史回顾 同学们,我们上课前先来折纸飞机,让纸飞机动起来需要做什么? 生:给纸飞机力的作用,才能让它起飞。 在纸飞机飞在空中,这个时候我没有给它外力,它还能够飞行一段时间,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没有力纸飞机仍然能够运动。【设计意图:从这里引出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同时加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力和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大家都熟悉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你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印象如何? 生:他都是错的;鄙视他 我们来看看伽利略是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曾说过一句话,他说:“老实说,我赞成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精心进行研究,我只是责备那些把自己完全沦为亚里士多德奴隶的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评价呢? 生:赞成看他的著作 伽利略他很细心,注意观察。恰恰注意到了“那一段”,他认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