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01 本课新课讲解 02 本课例题与练习 03 课后小结 04 目录 CONTENT New Lesson Introduction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PART ONE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知道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呢?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 2.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三态变化,培养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New Lesson Presentation PART TWO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把碘加热后会变成液态碘. 猜想2:把碘加热后会变成气态碘. 如图3.4-1所示,封闭的玻璃容器中有少量碘颗粒,先向容器浇热水,容器中有什么变化 然后向容器浇凉水,容器中又有什么变化 新课讲解 【评估】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加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 【交流与合作】把你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探究一下,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新课讲解 由实验可以看到,固态的碘受热后,容器内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碘蒸气遇冷后变成了固态的碘。 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这种现象叫升华,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种现象叫凝华. 新课讲解 一、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柜子中的樟脑球是怎么消失的? 升华 固态樟脑丸 气态 气态水蒸气 凝华 固态小冰晶 冬天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气态 气态 固态 固态 新课讲解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凝华现象。 新课讲解 总结: 像熔化和汽化一样,升华也要吸热;像凝固和液化一样,凝华也会放热。因此,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来吸热降温。 新课讲解 正在加热的碘 加热前的碘 加热后的碘 开始冷却的碘 变化条件: 吸热 变化条件: 放热 新课讲解 物质在固态时能量低,在气态时能量高 物质升华时,是从低能量状态到高能量状态,所以要吸收热量 反之,物质凝华时,放出热量 固态 气态 能量 升华(吸热) 固态 气态 能量 凝华(放热) 新课讲解 1.分清“汽化”和“升华”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它们的末状态相同(都是气态),但初状态不同,物质汽化前是液态,而物质升华前是固态。 2.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物质先从固态变成液态(熔化),然后从液态变成气态(汽化)。 (2)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升华)。 新课讲解 制造舞台效果 思考:你能说出干冰制造舞台效果的原理吗? 食品中加入干冰,显得高级 用于保鲜 干冰制造烟雾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直接从固态升华成气态,这个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冷后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这些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烟雾效果。 新课讲解 人工降雨:闷热的夏天迟迟不下雨,可将装有“干冰”的炮弹射到乌云密布的天空。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同学们想一想:①在云层中抛撒干冰为什么会促成降雨? ②人工降雨的全过程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促使水蒸气液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