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0545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研究 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版)

日期:2025-05-1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8320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一 分子和原子 考向一 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角度1 分子、原子的体积都很小 (2024·福建节选)氢气的发现、生产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18世纪,科学家利用铁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易燃空气”,之后命名为氢气。 ②氢气储运成本较高,原因之一是氢气易逸散而对储运容器密闭性的要求极高。从微观粒子视角分析氢气易逸散的原因: 。 角度2 分子、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 1.(2024·黑龙江牡丹江)“椴树花开香十里”。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种类改变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质量变小 D.分子的体积变大 2.(2024·四川自贡)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清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断运动 3.(2024·山东菏泽节选)牡丹以其花大色艳、寓意吉祥而深受人们喜爱。 (1)每年四月,牡丹花开,香气浓郁,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能闻到花香的原因 。 4.(真题组合)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2024·宁夏) B.(2024·山东潍坊) C.(2024·山东济南) 实验设计 分别向盛有50mL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品红,观察扩散情况 实验目的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比较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探究分子运动 角度3 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 1.(2024·河北)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 2.(2024·四川乐山)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的原因是 A.袋内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B.袋内单个气体分子质量变大 C.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袋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变多 3.(2024·四川广安节选)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由此开启月背“挖宝”之旅。长征五号的推进剂有煤油、液氢、液氧。 (2)液氢汽化成氢气,分子间的间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2024·广东节选)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如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 (3)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能被压缩储存的原因是 。 5.(2024·甘肃临夏节选)(3)自然界天然水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水蒸发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角度4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2.(2024·甘肃白银)“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 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3.(2024·青海西宁)物质的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液态水变成水蒸———分子体积变大 B.臭氧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水银温度计汞柱升高———分子间隔增大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