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97141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51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从该诗所写的内容看,这首诗属于( ) A、状物诗 B、述志诗 C、叙事诗 D、写景诗 答案:B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答点提示“所写内容”,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判断即可。古诗中的“述志诗”类似于现代的抒情诗,诗中作者主要是表达自己情感。《过零丁洋》虽然也有“叙”的内容,但这不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作者主要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志向”,即诗最后一句的内容。 点评:学习古诗词,对诗诗词有关的文体常识要有所了解。 2、作者是现代革命家,这篇诗作的体裁是什么? A、现代诗 B、格律诗 C、自由诗 D、古体诗 答案:B 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答即可,《梅岭三章》是按格律诗来写作的,所以答案为B。 点评:学习诗歌,对有关诗歌的文学知识要有所了解。 3、这首诗从格律来看,是_____;从内容来看,是_____。诗中押韵的字是_____。 答案:绝句|抒情诗|家、涯、花 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答即可,《梅岭三章》是按格律诗来写作的,每一章四句,所以是绝句,作者主要是抒发思想情感。根据诗尾字的韵母来判断押韵字。 点评:学习诗歌,对有关诗歌的文学知识要有所了解。 4、《论语六则》的“则”意思是 ,《梅岭三章》的“章”意思为 。 答案:篇|首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体裁特点,直接解答即可, 点评:学习诗歌,对有关诗歌的文学知识要有所了解。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旌旗   阎罗   血雨腥风 风应有涯 答案:jing|yán|xīn|yá 解析:注意易错点,“旌”是后鼻韵音,“阎”“腥”是前鼻韵母。 点评:此类题要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6、小序中两个“得”字意思不同:第一个“得”意思是_____,第二个“得”的意思是_____。 答案:能够|作成 解析:本诗小序作者是用文言写作的,根据所掌握的文言知识结合句子内容来判断字词义。 点评:文言中很多一词多义的词语,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余_____伤病 二十馀_____日 ②虑不得_____脱 得_____诗三首留衣底 ③旋_____围解 答案:①我|天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②想|写成;③不久、随即 解析:根据所掌握的文言知识结合句子内容来判断字词义即可。 点评:文言中很多一词多义的词语,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8、写出下列诗句意思和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南国烽烟正十年 意思:____ _修辞:_____ ②血雨腥风应有涯 意思:____ _修辞:_____ ③取义成仁今日事 意思:____ _修辞:_____ ④人间遍种自由花 意思:____ _修辞:_____ 答案:这里指1927年以来的国内革命战争|借代|指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借喻|这里指为了真理,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引用|虚构的化名,指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借喻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理解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说明修辞手法。 点评:本题中涉及“借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手法,要注意辨析。比喻,是指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指两物有相关点。 9、下边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 D.人间遍种/自由/花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句的意思,分析句子的结构,判断停顿。用反选排除法,判断答案。D句的朗读停顿是“人间/遍种自由/花”,在主谓之间划分。 点评:此类题要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