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6课 统编版|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重要影响。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空间定位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埃及华夫脱运动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印度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越南反法斗争 阿根廷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斗争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英法占领斗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智利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尼反荷民族起义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概况 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壹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 觉醒,使民族问题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国内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 地和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国际问题,即民族殖民地问题。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史研究》 材料一 1919年初,梁启超到欧洲游历,此时的欧洲一片战后的荒凉景象,贫 富分化和劳资矛盾尖锐。他描述到“全社会的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 中”。 “西方文明已经破产”。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 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思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思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 -- -- -- -= -- 材料三 英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向埃及订货,从而促进了纺织、制 糖、酒精、制革、榨油、面粉、砖瓦、造纸等轻工业的发展。埃及 的资本家随之加快了经营商业、参加外国股份公司及土地买卖和集 中资本的过程。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证召了100多万人,运走 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 印度人民深受期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 多万印度人丧生。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亚非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殖民地半殖民地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概况 1.东亚:中国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印尼共产党人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3.东南亚:(1)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6.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发起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5.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4.中亚: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斗争 2、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26—1927年 1927年以后 组织者 印尼共产党 印尼民族党 内容 领导第一次反荷起义 与殖民当局不合作,争取民族独立 结果 遭到荷兰殖民者镇压,被迫转入地下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印尼民族大起义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曾为此发表专文,对印尼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表示深切的同情。 苏加诺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3、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指导思想: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 当这名称(非暴力不合作)诞生的时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在古遮拉特文中,我也用过英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