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四调地理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C 6.A 7.D 8.B 9.C 10. D 11 B 12 B 13. B 14.C 15.D 16.D 17 (1)据图描述柴窝堡湖 2003—2021 年间的空间变化特征。(6 分) ①2003—2014 年湖泊面积萎缩; ②2014—2021 年湖泊面积增大; ③东部变化较小,西部变化较大 17(2) 推测柴窝堡湖湖水的性质(淡水/咸水),并说明理由。(6 分) 淡水 (2 分) 推测理由:柴窝堡湖是乌鲁木齐的重要水源地,有大量的冰川冰雪融水流入(地下水补给); 湖泊有地下排盐通道。(4 分,从水源、融水、排盐中答出两点即可) 17(3)分析该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6 分) 地下水减少,水资源枯竭; 加剧干旱,导致土地沙化加剧; 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小盐湖、大盐湖)咸水倒灌﹔ 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资源不足,影响城市与工农业发展。 (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 第 2 页 共 4 页 18.(1)分析沙戈滩长期依赖煤炭产业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6 分) ①资源安全角度:煤炭过度开采加速资源枯竭,威胁火电、煤化工等支柱产业原料供应;煤炭 产业高耗水特性,加剧水资源短缺,制约产业扩张; ②经济安全角度:煤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安全风险大; ③环境安全角度:煤炭长期开发破坏地表植被,诱发土地沙漠化;煤炭利用导致碳排放量增大。 (从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回答,三个角度,每个角度 2 分) 18(2)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沙戈滩“生态修复+能源开发”模式可能面临的挑战。 (6 分) ①生态角度: 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修复难度大。 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度短缺,光伏板清洁、耐旱作物灌溉等环节可能加剧水资源矛盾; 极端天气(如沙尘暴)可能损坏光伏设施,增加维护成本。 ② 社会角度(技术):绿氢生产、智能光伏运维等高新技术要求高,本地技术人才匮乏; ③ 经济角度:生态修复与能源开发初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资金压力显著。 (每个角度 2 分,共 6 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18(3)分析沙戈滩地区实施“光伏+治沙+产业”模式对该地区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6 分) ① 优化产业结构:光伏发电替代部分火电,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绿氢耦合煤化工减少 化石能源依赖,促进传统产业低碳化升级。 ② 延伸产业链:板间种植肉苁蓉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光伏+农业”复合产业;绿氢生产与煤 化工结合,拓展新能源与传统工业的协同链条。 ③ 提升技术附加值:光伏电站与绿氢项目需先进技术支撑,推动区域技术升级和人才集聚,增 强产业竞争力。 ④ 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减少水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 赢,为长期产业转型奠定基础。 (从产业结构、延伸产业、技术融合、产业绿色发展角度,每个角度 2 分,答出 3 角度即可得 6 分) 19(1)举例说明北斗系统(BDS)在研究冰盖变化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4 分) ①依据测得的冰盖海拔数据的变化,来推算冰盖厚度的变化; ②依据测得的冰盖经纬度(水平坐标)数据的变化,推算冰盖的移动速度和方向。 (每点 2 分,满分 4 分,注:只写测得数据,不写作用不得分) 19(2)简述三条后退碛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据其分布格局,说明冰舌退缩的特点。(6 分) 形成顺序:后退碛 C、后退碛 B、后退碛 A (2 分) 退缩特点:①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冰舌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退缩; ②纬度低气温高,冰舌自西南向东北退缩; ③图中出现三条近乎平行的后退碛,说明冰盖为间歇性退缩。 (每点 2 分,满分 4 分,注:没有理由,只有结论,每点 1 分) 19(3)据图分析天气转暖,冻土表面产流过程。(6 分) ①气温回暖,冻土表层开始消融; ②表层融水下渗,遇到永冻层阻隔; ③活动层逐渐达到水分饱和,难以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